長白山2019年前噴發的機率68%,2032年前噴發機率高達99%。(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長白山火山復甦
2002到2005年,科學家發現長白山天池下方,地殼開始躁動,地震頻發,某些日子每天的地震次數超過100次,最大震級達到3.7級,震源深度僅5公里,彷彿岩漿在暗處蠢蠢欲動。
科學家還觀察到,地面微微隆起,顯示出地表下的壓力正在累積。天池下方的溫度,在過去10年間上升了將近30度。火山口周圍的土壤和岩石裂縫中,偶爾檢測到微量的二氧化硫氣體——這可是岩漿活動的痕跡!
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日夜監測,科學家的結論是:短期內,爆發風險低。但這並不意味著安全無憂。
2010年,韓國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文表示,長白山在2010年6月有活動跡象,懷疑長白山下的地殼已經部分熔化,可能導致大爆發。
2011年,朝鮮罕見地開放邊境,邀請國際專家,包括劍橋大學的火山學家克萊夫.奧本海默(Clive Oppenheimer)、倫敦大學的地震學家詹姆斯.哈蒙德(James Hammond)、美國地質學家凱拉.伊科維諾(Kayla Iacovino)深入長白山,研究這座火山的祕密。他們發現,長白山似乎是一座本不該存在的火山。伊科維諾甚至感歎「長白山的來源就是它的最大的祕密之一。」
原來長白山,並不屬於火山該在的位置。絕大多數活火山,都分布在板塊交界處——太平洋火環、東非裂谷、義大利的亞平寧造山帶……那裡岩層碰撞、地殼破裂,岩漿才能找到出口。
但長白山不同。它,靜靜地矗立在亞洲大陸克拉通的穩定核心,遠離任何活動斷層與板塊邊界,周圍地殼厚度達40公里以上,可以想像,在這樣堅硬的地底,岩漿應該無法輕易突破。
那麼,它又怎麼會成為世界最危險的活火山之一?這是一個連地質學家都還在爭論的謎團。
一派理論認為,長白山的誕生,來自地幔深處的一條「熱柱」(mantle plume),也就是從地球核心升起的灼熱氣柱,像噴燒瓦斯一樣穿透地殼,將地底熔岩注入地表。這種地幔柱理論,解釋了夏威夷群島和冰島火山的存在,也可能是長白山的「火種」來源。
但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他們懷疑,在數千萬年前的太平洋板塊俯衝時,有一部分板塊碎片滯留在地幔底部,成為了「熔化陷阱」。
這些古老闆塊的殘骸,像時間炸彈一樣,緩慢釋放熱能與氣體,最終在地殼深處積聚壓力,形成了今天的長白山。
不過這些也都是猜測,科學界並沒有定論。而這樣不確定的成因,也造就了長白山異常獨特的火山性質。
它的岩漿不是流動性強的玄武岩,而是高矽含量的流紋岩,如同濃稠的糖漿,難以流動,卻能積聚極高壓力。根據火山岩樣本分析,長白山岩漿中的二氧化矽含量高達70%以上,同時富含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揮發性氣體。
這意味著:它不會靜靜地流淌,而是猛烈地爆炸。就像一個無法鬆氣的高壓鍋,只要地殼稍有破裂,爆炸式噴發將是唯一的出口。
而且,在我們之前提到的2011年的那次國際合作中,克萊夫.奧本海默等國際專家深入研究長白山地底構造後發現:長白山岩漿系統非常獨特,岩漿庫分為多層結構,最深可達60公里,與地幔直接相連。其中一些淺層岩漿區,已經出現部分熔融狀態,就像地下水庫快要滿溢的壩口,擁有隨時爆發的可能性。
這種深層熱力與氣體壓力交織的構造,使得長白山的火山活動格外難以預測。它不像富士山那樣有規律前震,也不像冰島那樣有明顯地表裂縫,而是像一座潛伏的迷宮,無人知道,壓力會在哪一條通道失控爆裂。
這一切,讓專家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長白山火山的真正危險,不僅來自規模,更來自它的「不可測」與「非典型」。它不在我們熟悉的災難模型裡。它沉默了千年。它不像別的火山那樣發出警告。
但我們知道的是,岩漿在升溫,氣體在積聚,地殼在微微隆起,以及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谷口宏充在2012年的擔憂,他說受到日本311大地震影響,長白山2019年前噴發的機率68%,2032年前噴發機率高達99%……
幸運的是,我們平安地度過了2019年,然而到了2021年,長白山的地殼運動又出現異動,每月平均46次地震,最高震級達到3.1。
地質專家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畢竟,如果長白山真的爆發,附近的300萬朝鮮居民將會直接遭災,韓國拍攝的災難片《半島浩劫》將真實上演,中國東北、韓國、日本可能都被火山灰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