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帶孩子出遊的家長提個醒:避開懸空的地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暑假可能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出遊,我給大家提個醒,別帶孩子去危險的地方。我帶孩子去美國的國家公園時,在大峽谷看到一些中東人帶學步的孩子爬到下面一層懸挑的岩石上。雖然公園有跌落懸崖的警示牌,他們還是不顧危險這樣做。又看到視頻,中國媽媽帶三個孩子在水邊拍照,拉最小的孩子時胳膊肘把身旁的孩子頂到了激流裡。如果不是水而是峽谷,孩子直接摔壞了,即使是水,激流也相當危險。
出於我的職業習慣,懸空的地方,如果是平臺,旁邊沒有1.1米高的圍欄(如果是樓梯,旁邊沒有大約90厘米高的圍欄),豎向欄杆間距超過10厘米一根(安大略省建築規範要求),我都會告訴孩子們離得遠遠的,因為人會掉出去。即使有欄杆,我也告訴孩子們站在圍欄旁觀賞景色不要扶或靠在上面,以免旅遊區的自然地質條件安裝不牢固。
即使在城市裡也要注意這個問題。有些地下車庫入口開在坡道低的一邊,地面到坡道高差有一層樓高。早期建築規範沒有那樣的標準,所以比較老的建築沒有圍欄,人走在旁邊也非常危險,所以我帶朋友的孩子們或中文學校聘請的城中心遊覽downtown tour時,遇到這種地方都會提醒孩子們遠離。
建築內部也一樣。有的室內樓梯設計比較早,高度不夠,欄杆間距甚至到30厘米。有的私立學校在這樣的商業樓裡開。我去了一看,立刻向校方提出要修改欄杆,否則學生會掉下去。我要自己的孩子貼在牆一側走,不要靠近圍欄。
母親帶孩子站在流水旁,不小心把孩子碰到水裡。(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校方還沒完成欄杆改造時,有一次一對母女站在樓梯的休息平台上,這位幼兒園小朋友看到有陌生人,不自覺向後退,我看到了及時喊住她,不然孩子可能就會從欄杆裡穿出去,摔到下一層了。
欄杆間距即使不到30厘米,大於10厘米也很危險。我看過一個視頻,是類似美國人的一個住宅,這家的小兒子把頭伸過了兩根欄杆之間,卡在脖子上。當爸爸的非常著急,拔不出兒子的頭,用工具切割欄杆又怕傷到孩子。
另外,這些圍欄在距離地面10厘米以上,到扶手之間,都不能有橫向桿件,否則幼童很容易爬上去翻越。
如果是自己租賃或擁有的產業有上述這樣的圍欄,一定要用金屬板或有機玻璃板完全封上。
有時我說出的話不被人理解,是因為我有別人沒有的生活知識。所以這次我詳細解說一下。建築規範的升級都是後來出事故在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大家把這些數據記在心裏,安全意識自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