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韓國被彈劾的前總統尹錫烈(中)抵達首爾,出席特別檢察院就其申請的逮捕令進行複審聽證會。(圖片來源:KIM HONG-JI/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於去年12月緊急發布戒嚴,並派遣軍警封鎖國會,且試圖逮捕朝野主要政治人物,甚至疑似下令派無人機進入朝鮮。對此,特檢組用涉嫌主導內亂和外患等罪聲請羈押。可是尹錫悅進入看守所之後卻始終不願意配合接受檢方偵訊,還質疑羈押程序的合法性,使得特檢組決定提早起訴尹錫悅。
韓前總統尹錫悅遭「羈押起訴」
根據《韓聯社》報導指出,19日,針對去年發布緊急戒嚴等事態展開偵辦的特檢組宣布,已經在今日下午2時40分對尹錫悅提早提出了羈押起訴,該起訴書中的罪嫌包括妨害國務委員憲法職權、濫用職權,以及刪除機密紀錄等,但並沒有包含外患罪。
特檢組表示,尹錫悅任內未經過正當程序就推動了戒嚴準備工作,其意圖繞過了憲法賦予的權力制衡機制,而構成重大違法行為。
特檢組指出,尹錫悅任內只有通知部分國務委員來召開國務會議,似乎刻意排除其他沒有受通知的國務委員,而構成對憲法所賦審議和表決權的侵害。同時尹錫悅也涉嫌於事後擬定戒嚴發布文、發表虛假的對外說明、對公文記錄指示刪除、阻止逮捕令的執行等多項違法行為,已經嚴重破壞國家憲政秩序。
目前,與外患罪相關的調查仍還在持續進行中,後續是否會追加起訴,尚有待觀察。
特檢組於簡報會議上稱,尹前總統的作為已實質削弱憲法設立的對於戒嚴權的事前控制機制。
特檢組指出,儘管仍還在調查的外患罪部分,尚未納入這次起訴書之中,不過基於拘留的期間難以進行有效面對面的調查,且特檢組評估延長羈押所得到的效果相當有限,因此才決定提早起訴。
此外,尹錫悅方面曾經提出羈押合法性審查申請,可是最終被法院駁回。此後,特檢組判定已經取得充足的證據,所以依既有調查進度完成起訴程序。特檢組還強調,尹錫悅於調查過程之中拒絕配合的態度,將會在未來的審判中反映於量刑建議中。
律師團反批「指控羅織、證據不足」
面對聲押聲請,尹錫悅的律師團發表聲明反駁,強調檢方並未就相關罪名提出可信證據,認為聲請羈押「缺乏合理性」,表示將於法庭上充分答辯。
尹錫悅過去遭羈押期間,曾有數千名支持者在首爾街頭集會,抗議政府「政治迫害」,呼籲釋放前總統。
很多韓國民眾和一些保守派團體認為調查具有濃厚政治色彩,質疑現任執政團隊借司法手段打壓異己;但亦有輿論認為,面對涉及戒嚴與國家安全的重大爭議,應讓司法機構依程序釐清真相。
中共滲透疑雲與反中情緒升溫
自尹錫悅被彈劾後,韓國社會近期掀起新一波反中浪潮。中國駐韓國大使館7月9日罕見發布公開警告,稱在首爾明洞等地舉行的反中集會可能出現過激行為,已向韓方提出嚴正交涉,提醒在韓中國公民加強防範。大使館還指出,近期部分政治勢力捏造「中國干涉韓國大選」論點,批評中方並煽動不信任,中國「堅決反對」。
韓國民調公司「韓國研究」2022年數據顯示,韓國民眾對中國的不信任已超越日本,且趨勢日益嚴重。聯合國於今年5月也曾警告,韓國境內針對中國人的仇恨言論及反中情緒大幅攀升,已達令人憂慮程度。
一系列反中示威與外交摩擦,加上尹錫悅案引發的政治動盪,讓韓國社會處於高度敏感狀態。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對韓國的政治、經濟、輿論等多層面滲透與影響,已成韓國內部日益嚴重的爭議焦點。
尹錫悅再次被捕,與社會反中浪潮及中共滲透疑慮交織,令韓國政壇與民間陷入多重不安。未來韓國如何平衡國內司法正義、政治安定及對外關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國際社會亦密切觀察韓國在內外壓力下,是否能堅守法治與民主原則,走出政局陰霾。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