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廠的浮選槽和格柵板(圖片來源:網路)
列車窗玻璃、天水血鉛、餘杭自來水,現在是中國黃金的浮選槽。
這個夏天的漏洞有點多,需要女媧來補天。
往往第一版的通報公告,幾天內就會被改寫,勿謂言之不預。
如此恐怖慘烈的事故,通報或通稿卻輕描淡寫,全篇都在突出企業積極施救,「第一時間前往現場組織處理」。
2025年7月23日,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溺亡」。
這不是普通溺亡,是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公告這種文字,出自豢養的刀筆吏,能偷天換日、偷換概念,移花接木、瞞天過海,卻欲蓋彌彰,掩蓋的是冷漠和冷血。
絕口不提事故原因、管理責任,繞來繞去,這點小伎倆。
「溺亡」?是掉進小河浜裡了嗎?浮選槽裡可能是強鹼、強腐蝕、強毒、強機械運作;浮選槽是類似水泥攪拌機的結構,裡面含礦漿混合物,礦石泥漿被不停地上下攪拌,且泥漿中添加了大量化學藥劑。
明明是安全隱患管理責任造成的事故,卻用「救出」來美化,更接近真相是不是「打撈」?
「經全力施救」?出了浮選槽還活著嗎?花了多長時間施救?
「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通稿存在語病,像是6人被救出了,醫護人員死亡了。是不是該改成:「醫護人員確認其已溺亡」?
「善後處置工作」,包括最重要的事故調查嗎?還有相關追責呢?
為什麼當天10:20分左右出事故,家屬到晚上才知道?是在商議對策嗎?
據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官方微信公眾號2月25日發布的文章:「浮選車間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此外,順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層平臺地面格柵板更換……」
「2024年,浮選車間安全環保事故為零、職業健康事故為零、安全生產事故為零,實現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標。」
張雪峰說不要學新聞學?看現在的通報通稿,滿篇的「技巧」,不好好學習,你寫得出嗎?
筆桿子能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