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7月14日國軍「漢光41號」演習,為防範共軍突入淡水河道侵犯中樞,一架無人機在淡水河口上方配合演練。(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8月28日訊】美國準備派人來台灣,和我們一起研究無人機等新科技。這不是單純的交流,而是美國國防部底下的「國防創新單位」(Defense Innovation Unit, DIU)要在台灣設立聯絡官,最快在2025年底前就會到位。這是美方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和台灣合作,被外界視為加強台美安全與科技連結的重要動作。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次計畫不只針對台灣,日本也會是其中一環。美方希望建立一個跨國合作網絡,把科技新創的成果快速轉化為軍事用途,用來因應中國近年來快速增加的軍事力量。
那為什麼是台灣?原因很簡單,台灣的科技實力很強,特別是在晶片產業、無人機零件和資訊科技方面,已經是全球不可或缺的一環。美方認為,如果能把這些優勢和美軍的需求結合起來,會大大提升彼此的防衛能力。
據了解,這名聯絡官可能會設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角色主要是協調與媒合,讓雙方在無人機、人工智慧、網路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可以更快上線。比如說,可能一起研發小型戰術無人機、發展反無人機技術,或是把民間的商用科技直接轉換成軍事用途。
對台灣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安全議題,也是產業升級的機會。學者認為,如果合作順利,台灣的新創公司有機會進入美國的防務供應鏈,甚至在國際市場打開更多商機。換句話說,不只是「保護台灣」,還可能「帶動台灣」。
這項計畫背後,也有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新戰略思維。過去美方多半靠派軍隊、軍艦來維持安全,但現在也強調用「科技合作」來補強。日本和台灣同時被納入 DIU 的派駐計畫,未來三方有機會形成一個更緊密的防衛科技圈。
雖然這件事還沒有正式對外宣布,不過相關訊息一出就引起關注。外界普遍解讀,美國這麼做是要在「不直接派兵」的情況下,給台灣更多實質支援。畢竟中國近年在台海動作頻頻,軍機、軍艦幾乎天天繞台,美方也不可能視而不見。透過科技合作,美國既能幫助台灣強化防衛,也能鞏固自己在區域內的優勢。
台灣官方對此則相對低調,僅表示會「持續和美方保持密切合作,並重視新興科技的發展」。不過有分析認為,一旦美方聯絡官真的進駐,台美的合作就不再只是「案子對案子」,而是會走向制度化、長期化,雙方的科技防務連結將更牢固。
總的來說,這次消息雖然只是「一名聯絡官」,卻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它代表台美合作進入新階段,也代表科技已經成為國防的重要戰場。對台灣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強化國際連結的機會。
責任編輯:立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