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狠心送走5個兒女 卻締造了華人頂級豪門(組圖)


京劇大師周信芳和他的一家人的命運
周信芳裘麗琳夫婦和女兒的合影。(圖片來源:網圖)

在中國京劇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和梅蘭芳齊名。但他的名字卻藏身天涯,鮮為人知。這個男人名叫周信芳,妻子則叫裘麗琳。裘麗琳是第一名媛,她狠心送走了自己的5個兒女,卻締造了華人頂級豪門。

緣起京劇

周信芳出生於江蘇清江浦,7歲開始登台表演,所以他最初的藝名叫「七齡童」。12歲到達上海,藝名改成了「麒麟童」。後來他又輾轉到北京,拜入了北京城內最大的喜連成京劇科班。勤學苦練,博採眾長,演技日趨成熟。

學成之後他返回了上海,又經歷三年的登台表演後,挑起了劇場的大梁,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蕭何月下追韓信》《鴻門宴》《鹿台恨》《反五關》,一部部經典的劇作讓他贏得滿堂彩,因此被人尊稱為「麒派」。

當時的周信芳,就成為了南方戲劇界的代表,和北方的梅蘭芳齊名。正所謂:北看梅蘭芳,南聽麒麟童。

戲台上的他身穿繡金蟒袍,丰神俊逸,喉清韻雅,讓無數戲迷痴狂。裘家的三小姐裘麗琳,正是因為看了他的《鴻門宴》,從此不可自拔地墜入情網。

恩愛的兩人,更是生下了兩男四女。而這6個孩子,全部成為了人中龍鳳,譜寫了近代中國史上最牛的家族樂章。

超凡子女

1947年,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裘麗琳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決定:忍痛和骨肉分別,把大女兒周采藻送到了美國求學。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她又把除長子周少麟之外的另外幾個孩子,分別送到了香港和倫敦。從此兩輩人遠隔千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而這幾個孩子,全部成長為參天大樹。

長子:周少麟

長子周少麟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了京劇麒派的傳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次子:周英華

次子周英華,成長為國際上鼎鼎大名的「華裔食神」。他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餐飲帝國,而且是最高檔和時尚的品牌。

政治家甘地、影后英格麗·褒曼、天后麥當娜都是他餐廳的常客。除此之外,他還是頂級的畫家和收藏家,最貴的藏品是安迪·沃霍爾的畫作,價值上億元。

長女:周采藻

長女周采藻為人低調,嫁給富商,一直定居美國。

此女:周采蘊

二女兒周采蘊,長相高貴典雅,上大學時就被譽為校花,後來成為了美國舊金山地區著名的商人和作家。

三女:周采芹

三女兒周采芹是電影史上第一位華人邦女郎,並刷新了好萊塢對於華人演員的認知。

早在1959年時,23歲的她就主演了舞台劇《蘇絲黃的世界》,風靡了全英國。因為她的影響,旗袍成為了倫敦的流行服裝,無數女孩把頭髮拉染成垂直的黑髮。

八年後她又出演了《007之雷霆谷》,飾演一位美麗毒辣的女郎,和影史上第一位「邦德」飾演者肖恩·康納利演對手戲。

1980年時,她還回到了闊別30年的中國,在中央戲劇學院執教。

近些年來,她還飾演了《紅樓夢》中的賈母,並在《驚天魔盜團2》中飾演了周杰倫的奶奶。她創作的書籍《上海的女兒》,還被改編成了紀錄片。

小女:周采茨

小女兒周采茨雖然名聲不響,卻是香港娛樂圈幕後的大佬,捧紅了兩任天王巨星——張國榮與張學友。

周家兄弟姐妹合影后排左起:周少麟与妻子黄敏祯、周英华与妻子周天娜;前排左起:周采芹、周采蕴、周采藻、周采茨
周家兄弟姐妹合影后排左起:周少麟與妻子黃敏禎、周英華與妻子周天娜;前排左起:周采芹、周采蘊、周采藻、周采茨。(圖片來源:網圖)

為甚麽母親裘麗琳堅持要把孩子送往國外呢?

把所有孩子都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這究竟是怎樣的家庭?

當13歲的周英華離家飛往倫敦時,他問:「媽媽,為甚麽那么小就讓我離開你?」

看似絕情,實則深情,她是這樣教導女兒的——「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從來不是物質和財富,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親大膽突破常規,母親則自信優雅從容堅強,身處逆境時不怒不怨,帶領家人爬出了泥坑。尤其是她教導孩子們的獨立意識,值得天底下所有父母學習。

即使身後有一棵參天的大樹,也不要總是依靠。大樹當然能保護你,但也遮擋了太多陽光。

只有向遠方走,縱情地沐浴在陽光中,經受過嚴酷的風霜雨雪,才能夠獲得鍛鍊和成長。

一切成長,都在自己。如絕壁蒼松,不畏貧瘠;似牆角寒梅,迎雪怒放。待長到亭亭時,無憂亦無懼!



責任編輯:楊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