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日本首相。(圖片來源: Photo by KAZUHIRO NOGI/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10月21日,日本政治史迎來破天荒的一刻,高市早苗(Takaichi Sanae)在國會正式當選為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地緣風雲詭譎、價值分裂加劇的今日亞洲,一位深愛這個國家的女性,以堅毅與理想重新定義了「保守」與「進步」的界線。
一場險勝背後的權力角力
高市早苗的登頂可謂驚心動魄。她在眾議院首輪投票中便以237票過半勝出,隨後又在參議院兩輪表決中穩操勝券。然而,這場看似順利的勝利,其實隱藏著複雜的權力博弈。
在她當選自民黨總裁後,長期執政盟友公明黨突然宣布退出合作,結束長達26年的聯盟關係,使自民黨失去了國會過半的優勢。
外界普遍認為,這一突變並非單純,而更像是一場經外力介入的政治布局。
尤其耐人尋味的是,高市當選黨魁後僅數日,中共駐日大使吳江浩便緊急拜會公明黨領袖齊籐鐵夫。短短几天後,公明黨即宣布退盟。這一劇烈轉向不禁令人懷疑,北京是否暗中試圖阻止這位堅定的「親美、挺臺、抗中」派女政治家登上日本權力巔峰。
政壇老將發力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高市陷入孤立之際,政治奇蹟發生了。自民黨與中間偏右的「日本維新會」達成協議,形成「特別協力聯盟」,為她提供了關鍵支持。當然這還不夠,更關鍵的一步來自日本政壇的「最後武士」,85歲的前首相麻生太郎。
這位安倍晉三的摯友與保守派重鎮親自出馬,四處拜票,成功爭取到幾位無黨派議員的支持,最終讓高市跨過首相門檻。可以說,麻生這一「老將出手,一錘定音」,不僅完成了安倍路線的延續,也為日本政治的保守本流開啟新篇章。
安倍的女門生與「保守本流」的復興
高市早苗與安倍晉三之間的關係早為人熟知。她被視為「安倍門下的第一女弟子」,理念上繼承了安倍的核心主張:強化日美同盟、修憲提升防衛力、恢復日本的榮譽與自信。她敢於直言:「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話讓她在北京眼中成為「最危險的日本政治人物」,卻讓無數日本民眾看到昔日「大和魂」的再現。
她從不掩飾撒切爾夫人的崇敬,也曾公開表示:「24歲那年,我立志成為日本首相,因為我深愛這個國家。」這種不被性別限制的愛國理想,正是當代日本政治長久缺乏的精神力量。
女性領導者的剛柔並濟
高市首相上任當天步入首相官邸時,那份沉著與氣場,讓人彷彿看到撒切爾當年的影子。她在全球「右轉」浪潮中登場,北美有川普、南美有米萊、歐洲有梅洛尼,如今亞洲終於迎來她。
令人驚訝的是,她並非「強硬」的化身,而是展現出「剛柔並濟」的新風格。面對韓國左派總統的試探,她選擇以柔制剛,用理性與禮貌化解矛盾,為東亞外交注入一絲久違的智慧。
美日關係的再出發
美國總統川普早在她當選自民黨總裁時便發文祝賀,稱她「智勇雙全、令人敬重」。而今川普計畫在APEC後第一時間訪日,這不僅象徵著「川普—安倍時代」美日關係的延續,更意味著美日有望在亞太安全與價值同盟上重啟黃金時期。
高市早苗面前的三道大考:外交、經濟與內政仍待解答。但她的當選本身,就已是一種答卷:一位不靠家族、不依財團、只憑信念走上首相之位的女性,正以自身故事證明,日本的未來不應再是延續舊秩序,而是回歸初心。
一場屬於信念與時代的勝利
從年輕時騎摩托彈吉他的搖滾女孩,到今日手握日本最高權力的首相,高市早苗的政治生命,像極了一首逆風而行的樂曲。她用三十年的堅持證明,真正的「保守」不是守舊,而是守護價值;真正的「改革」不是迎合,而是喚醒。
這位來自奈良的女首相,也許將成為日本在21世紀新地緣格局中的定海神針。她的出現,讓日本重新看見「女性的力量」、讓亞洲看到「信念的力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