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為何腦袋脫落?(圖)

作者:劉曉 發表:2025-11-10 2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他不得不每天呼喊著那個冤死之人的名字,請求恕罪。冤鬼根本不聽,反而騷擾的更加厲害。 
他不得不每天呼喊著那個冤死之人的名字,請求恕罪。冤鬼根本不聽,反而騷擾的更加厲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千百年來,中國民間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歷朝歷代都有關於善惡有報例子的記載。清朝嘉慶年間的左都御史姚元之姚伯昂先生曾告訴《勸戒錄》的作者梁恭辰這樣一件他聽來的真事。

乾隆末年,曾經兩次出任廣州知府的某某,貴州人,長著一臉絡腮鬍,人們都叫他「某鬍子」,他還有個綽號是「雙料曹操」,因為曹操就有很長的鬍子。

照理說,他能兩次出任廣州知府,也是有福分之人,但他的結局卻並不好。這又是為甚麼呢?

據說,在第一個任期時,「某鬍子」知府還比較廉潔,資產並不豐裕。在連任後,他開始收受賄賂,尤其在審理一樁案子時,因為受賄,將罪不至死的人判了斬首。那人被處決當天,官衙裡的人看到了他的鬼魂,大家都嚇壞了,就燃放爆竹嚇唬他。

「某鬍子」知府內心也很恐懼,就選擇辭官還鄉。他回老家時,儼然是一個大富翁衣錦還鄉。誰料想,他剛回老家,那個鬼魂也跟了過來,每日對其進行騷擾。

不堪騷擾的「某鬍子」不得不每天呼喊著那個冤死之人的名字,請求恕罪。冤鬼根本不聽,反而騷擾的更加厲害。某知府就讓家人每日準備上好的酒席來祭奠他,冤鬼有的時候喝醉了,會消停一會兒。等酒醒了,則繼續騷擾。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原本鬍子很多的「某鬍子」,得了一種怪病,那就是鬍鬚的毛孔裡生了毒瘡,一個毛孔一個毒瘡,怎麼治也治不好,最後竟然糜爛。糜爛的部分又慢慢蔓延到脖子和喉嚨部位,蔓延到頭部,結果腦袋竟然脫落而亡。

「某鬍子」的家人就拿出五十兩銀子,請皮匠將潰爛的頭部與身體縫合在一起,但是因為皮膚潰爛不成樣子,皮匠無從下針,就用豬皮給縫合在了一起,以讓「某鬍子」全屍入殮。

詭異的是,等到裝棺入殮時,「某鬍子」的腦袋又脫落了。家人沒辦法,只得將斷頭放到棺材中。

出殯那天,旗幟招展,送葬隊伍需要先經過城中的大浪坡、二浪坡、三浪坡,然後出了巷子再到大街上。三浪坡上有一層一層的台階,道路本來寬闊平坦,但送葬隊伍走到這裡時,抬棺的大繩突然斷開,棺材很不吉利的掉落在地,之後像水井上的轆轤一樣快速滾動,直滾到巷子口才停住。

此時棺材蓋裂開,知府的腦袋也滾了出來。同樣詭異的是,巷口至大街還有一箭之遙,他的腦袋忽然又像圓球一樣滾到了大街上才停下來。

現場圍觀的人非常多。看來,冥冥中也有斬首示眾的刑罰啊!這不是「某鬍子」知府昧著良心殺人的現世報嗎?



責任編輯:古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