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资本对中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资热潮使得对钢铁的庞大需求应运而生,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对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但是,由于没人知道中国到底消费和生产了多少钢铁,因此未来存在着钢铁短缺或过剩的风险。中国的钢铁消费和生产数据由中国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发布,但是业内人士通常认为这些数字是不完整或过时的。
华盛顿咨询机构International Advisory Services Group Ltd.总裁查尔斯·布鲁姆(Charles Blum)认为,钢铁行业的数据完全缺乏可信度。
在其他国家,钢铁制造商和钢铁买家根据钢铁消费和生产数据制定价格,并根据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中国政府将就钢铁行业的数据公布(包括鼓风炉容量,能源和水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提出新的标准,以此衡量钢铁业的产出。目前,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的钢铁公司向政府或一个私营钢铁联盟提交数据,但是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钢铁制造商都采取这种做法。
此外,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活跃时期,因此准确了解这一行业目前的状况并非易事。
钢铁制造商正在建造新的生产点,比如,比利时钢铁公司Arcelor SA、新日本制铁(Nippon Steel)和中国宝钢股份(Baoshan Iron & Steel Ltd.)在上海附近建造了一个汽车钢材生产中心。但是中国同时将老旧以及污染严重的钢铁厂关闭,比如北京近郊的首钢(Capitol City Steel)。
Arcelor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该公司发言人让·拉萨尔(Jean Lasar)说,Arcelor将内部数字作为对中国政府统计数字的补充,并依此对钢铁消费和生产作出预测。他说,“有很明显的迹象表明,钢铁生产的增长以及钢铁消费在中国是确实存在的。” 他指出,目前在从事钢铁厂建设的欧洲工程公司中,中国业务占其业务总量的45%-50%。他说,“ 这一事实间接的证明,中国钢铁消费非常活跃。”
经济学家称,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与10年相比在准确度和可信度上大为提高,但是中国提供的数据不完整。中国政府将一小部分钢铁公司作为样本,从中获取部分信息。尽管中国的钢铁贸易集团正在研究美国的做法,但是它并没有对所有的集团成员进行调查。
去年,布鲁姆的咨询公司接待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的8位高层人士,他们想知道美国如何计算钢铁产量,然后在中国也采取同样的做法。布鲁姆说,“事实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中国到底生产了多少钢铁。”
但是钢铁生产和消费数据的可信度事关重大。中国用于炼制钢铁的铁矿石进口量去年增长了31%,达1.46亿吨。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以及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rp.)正在中国扩充工厂并增加产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预计,中国制造的轿车和卡车数量预计在2005年将增至600万辆,这一数字较2000年高33%。
如果中国的制造厂商突然遭遇钢铁短缺,其生产可能将会受到干扰。但是如果钢铁过剩,制造商就无需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钢铁。假如钢铁生产继续快速增长而需求出现下降,中国--以及世界--将发现钢铁大量过剩。达特茅斯(Dartmouth)的教授及该校商学院国际商务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主任约瑟夫·马西(Joseph Massey)说,“毫无疑问在未来某一时刻消费热潮将会消退,中国将出现钢铁过剩的局面。”
准确的数据能够降低这种潜在的危险,因为其他国家的钢铁制造商会根据供应过剩的趋势提前下调运送至中国的钢铁数量。实际上,欧洲、亚洲和美国的钢铁制造商越来越倚重中国,希望中国能将整个世界钢铁产业拉出长期低迷的泥潭。中国的钢铁价格较高,这意味着将有更多钢铁厂商试图把他们的产品销往中国,这将使它们本国的市场需求保持紧张,并将价格保持在高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