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4-02-10 17:51:00作者:天理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和图腾,它是美好、祥瑞、庄严、尊贵的象征。在中国食文化中,龙的影子也无处不在。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在节令食俗上,“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龙须面”,烙饼叫“龙鳞”,饺子叫“龙牙”。清代时,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还要用白灰从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绕水缸一周,名为“引龙回”。在饮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龙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就有龙的影子,诸如龙纹彩陶罐、彩绘龙纹陶盘。在夏、商代,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已经非常普遍和精致。
都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都说龙是中国的文化图腾,我觉得这实在是个误会。我们真正的文化图腾是“饕餮”──一个和龙一样张开着巨大的嘴巴和胃囊,以吃为惟一理想、暴饮暴食、气吞山河、欲壑难填的怪物。与其说龙代表着祥和、丰收,还不如说它和饕餮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在器物上的饕餮和龙有时候已经分不开,它们的无处不在是因为饥饿的无处不在,都是饥饿的图腾,对龙和饕餮的崇拜是因为对饥饿的内心恐惧。
饥饿,是中国人最广泛而深刻的记忆,也是血淋淋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大饥荒史不绝书,连吃人都非常平常。(详见“人肉的滋味”章节)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死于饥饿,死于一种久饿之后的暴食。当代的诗歌大师穆旦曾经被饿了七八天,也差一点被撑死。朱自清也死于饥饿,只不过他的死被莫名其妙地涂抹上一层爱国主义色彩,好像他的死是美国人造成的似的。
就在最近的那场“三年自然灾害”中,中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恐怖的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在饥饿的驱使下吃老鼠、糟糠、草根、树皮、观音土后被活活饿死……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是遍布于我们民族躯体上的苦难的象征,像永不愈合的创伤,时时刻刻刺激着我们的记忆神经,摧毁着我们的自信力,引起透入骨髓的屈辱感,维持并加剧着我们的人格分裂。
古老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故事揭示了饥饿与食欲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人解决矛盾的匪夷所思的想像力。这里我只想探讨一下,饥饿和人格的关系,我想还通过文学作品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也许更有说服力。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很多人对于饥饿津津乐道,揭示了人、食物、饥饿和人格的关系。
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完全就是由饥饿为主要矛盾。农民依赖土地为生,然而“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全社会饥饿,土地再也刨不出粮食,从而使卖血成为活着的手段,用出卖生命的方式来延续生命,一切荒诞、残酷和丑恶的现实都基于饥饿,并变成合理。
在余华的另外一部力作《活着》中,写了“文革”中的一个故事:一个被批斗的妇产医生被偷偷弄过来给一个造反派小头头的老婆接生,被饿了几天的他要求先吃点东西再上手术台,结果馒头买来后,饿得头昏眼花的他竟然一口气吃了七八个,又喝了些水,馒头发涨后,被活活给撑死了,孕妇也活活死在手术台上,几个馒头葬送了几家人的幸福。
冯骥才的纪实系列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60年代劳改营中的一位犯人,他在被活活饿死之际给家人的一封信中,通过想像,开列了一份内容庞杂、几乎无所不包的菜单。
刘恒的短篇小说《????粮食》深刻地揭示了人因粮食的匮乏而产生的向生物性的退化,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悉。故事讲述在饥饿年代里,洪山峪的农民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买来媳妇瘿袋,而后生育了六个用粮食命名的儿女。但他们的生活却始终与饥饿相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瘿袋一有机会就去扒偷粮食,全然失却了羞耻之心。但这个逞了一辈子强的女人最后却因丢了购粮证而寻了短见。
旅居英国的重庆女作家虹影以《饥饿的女儿》作为作品的名字,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大饥饿的年代,她是“食饥饿”与“性饥饿”双重饥饿的产物。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人在饥饿极点时心理已经变态,无所谓羞耻屈辱,连“强奸”也能麻木地接受。
张贤亮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体验和挖掘了“饥饿心理学”,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饿得头昏眼花的主人公章永麟居然与大青马和想像中的马克思对上了话。《绿化树》中写出了“馍馍上的美丽指纹”这样的句子,可以想像,什么样的人才会留意到馍馍上的美丽指纹?在《我的菩提树》中,张贤亮写了在饥饿的劳改队里,第一个吃癞蛤蟆,第一个吃耗子,第一个吃蜥蜴,第一个吃干水坑里自然风干了的小鱼,第一个吃据说是有毒的蘑菇……这样的“勇士”在劳改队里数不胜数,全是知识分子犯人。在饥饿的驱使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充分地表现了科学上的勇气,不愧是一种高超的黑色幽默。
其中,我最尊敬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莫言又是一位登峰造极的“饥饿作家”,也许正是因为“从小饱受饥饿的折磨”,使得他对粮食有着特别的兴趣。粮食(如高粱、红萝卜、蒜薹等)及其衍生物(如酒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莫言作品中最基本的描写对象。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没有写饥饿,吃的场面屡见不鲜,饥饿是他的基本主题。在他魔幻一样的笔下,始终埋伏着一副“时间和磨难都驯服不了”的胃,随时洞开,吞噬着一切:糠、草、树叶、草根,甚至观音土、粉笔灰和铁!
在《罪过》中,莫言写道:“我伸手抓过那鳖裙,迅速地掩进嘴里。从口腔到胃这一段,都是腥的、热的。我的肠子在肚子里为我的行动欢呼。”
在《食草家族》的第五章中,二姑的两个莽儿子怀抱着顶上了火的枪还在进食。
《酒国》中所写到的几次盛宴,食客们也都是“风卷残云”般地扫汤饭菜。
在《透明的红萝卜》里,莫言特别写到生产队长在吃结束后的情形: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
在莫言的大部分小说中(比如除了上述的以外,《欢乐》、《爆炸》、《红蝗》)中,很少写那种悠闲的用餐。吃总是如同一场战斗。所有的人都是暴饮暴食的饥民,摄食方式是掠夺、饥不择食和吞噬,馋相毕露。
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中,故事的主角是个关在铁笼中的疯子、一位嗜食粉笔的教师。“吃粉笔灰的”,这原本是人们对于教师这一困窘职业的借喻性蔑称,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却是真吃!职业性的生存压力,使这位教师形成了这种怪戾的饮食癖好。故事中,这个本该为人师表的家伙常常像猴子似地攀援在铁笼子的铁栏杆上,向人们讲一些荒唐无聊的事儿。每讲一节,就会向听众索要粉笔吃。他就像吃豆子一样地“咯咯”很快吃掉了那些粉笔,看得旁人瞠目结舌。
同样在莫言的小说《铁孩》中,则出现了两个吃铁的小孩。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这两个小孩的父母和所有成年人一样,在盲目的“超英赶美”热情蛊惑下,用愚蠢落后的办法冶炼出大堆大堆的含铁质的固体──他们自以为那就是钢铁。当时,个人的炊具、米粮均被收没,人头汹涌挤吃公共食堂,而这两个被时代和大人遗忘了的孩子,饿得发慌,就开始将这些毫无用处的金属吃掉,书里赫然写道:
……我半信半疑地将铁筋伸到嘴里,先试着用舌头舔了一下,品了品滋味。咸咸的,酸酸的,腥腥的,有点像咸鱼的味道。他说你咬嘛!我试探着咬了一口,想不到不费劲就咬下一截,咀嚼,越嚼越香。越吃越感到好吃,越吃越想吃,一会儿功夫我就把那半截铁筋吃完了……
教师吃粉笔灰,小孩子吃铁,美食家和暴发户吃黄金,以及嗜食其它非食物的物质,比如树皮、草根、泥土、煤渣、木炭屑、小石子,等等,其症状在医学临床上叫做“肠道寄生虫病并发营养不良症”(俗称“疳积”)。患者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像吃美味佳肴似的,口腔同样会产生某种快感。
这些怪病的根源在于饥饿!过度的饥饿会扭曲心理,产生形形色色的、逆反的、荒诞的“进食”行为,实际上是饮食习惯的变体。通常的情况是,饥馑时出现上述怪癖,而丰收时又暴饮暴食。
作家们的描写绝非杜撰,这一批作家都生于饥饿年代,饥饿已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他们的身体上找到饥饿的证据。现在我最感兴趣的是,有机会和莫言老师共进晚餐,我特别想瞻仰瞻仰已经做了著名作家的他老人家的吃相。
有人要问,我们的恐惧,那个让我们类似于“反刍”的、吃得舍死忘生的饥饿焦虑到底来源于何方?我们这么重视吃,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食物,而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粮食不足。我们是个农业大国,但我们常常挨饿。中国是个美食大国,但那是富人的专利。中国盛产美食家,恰恰是因为中国美食稀缺的“精神牙祭”。
中国有辽阔的国土,但只有其中的1/10可以耕作,中国的耕地面积还没有印度多。翻开中国地形地貌图会吃惊地发现,绿色、浅色面积少得可怜,黄色、竭色的面积所占比例占了2/3以上,庞大的人口却聚集和劳作在狭小的地带。
就是如此可怜的生栖之地,还天灾频繁,这是中国地理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人不但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除了天灾,人祸的侵袭一年也没有停止过。有专门研究战争的学者统计过,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一天没有战争。这种战争有高原强横的游牧民族和平原地带农耕民族的争夺,有朝廷和诸侯、军阀之间的混战,有地方宗族、江湖之间的恶斗,有大规模政治诛杀,有外敌入侵……死于人祸的人口一点也不亚于天灾。槽中无食猪拱猪!争来争去无非是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无论是与天斗还是与人斗,通俗地说,就是为了争一口饭吃。
中国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灾难气氛笼罩下的灾民史,这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使是在没有发生饥荒时,由于历史上频繁的灾乱和饥荒,饥饿和死亡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
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胃不仅是一个消化器官,而且是一个情绪性器官。当人们处于焦虑之中时消化能力最强,求生存的本能会促使人加倍进食来增加能量,这时胃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煌5胤置谖杆幔
都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都说龙是中国的文化图腾,我觉得这实在是个误会。我们真正的文化图腾是“饕餮”──一个和龙一样张开着巨大的嘴巴和胃囊,以吃为惟一理想、暴饮暴食、气吞山河、欲壑难填的怪物。与其说龙代表着祥和、丰收,还不如说它和饕餮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在器物上的饕餮和龙有时候已经分不开,它们的无处不在是因为饥饿的无处不在,都是饥饿的图腾,对龙和饕餮的崇拜是因为对饥饿的内心恐惧。
饥饿,是中国人最广泛而深刻的记忆,也是血淋淋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大饥荒史不绝书,连吃人都非常平常。(详见“人肉的滋味”章节)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死于饥饿,死于一种久饿之后的暴食。当代的诗歌大师穆旦曾经被饿了七八天,也差一点被撑死。朱自清也死于饥饿,只不过他的死被莫名其妙地涂抹上一层爱国主义色彩,好像他的死是美国人造成的似的。
就在最近的那场“三年自然灾害”中,中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恐怖的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在饥饿的驱使下吃老鼠、糟糠、草根、树皮、观音土后被活活饿死……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是遍布于我们民族躯体上的苦难的象征,像永不愈合的创伤,时时刻刻刺激着我们的记忆神经,摧毁着我们的自信力,引起透入骨髓的屈辱感,维持并加剧着我们的人格分裂。
古老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故事揭示了饥饿与食欲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人解决矛盾的匪夷所思的想像力。这里我只想探讨一下,饥饿和人格的关系,我想还通过文学作品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也许更有说服力。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很多人对于饥饿津津乐道,揭示了人、食物、饥饿和人格的关系。
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完全就是由饥饿为主要矛盾。农民依赖土地为生,然而“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全社会饥饿,土地再也刨不出粮食,从而使卖血成为活着的手段,用出卖生命的方式来延续生命,一切荒诞、残酷和丑恶的现实都基于饥饿,并变成合理。
在余华的另外一部力作《活着》中,写了“文革”中的一个故事:一个被批斗的妇产医生被偷偷弄过来给一个造反派小头头的老婆接生,被饿了几天的他要求先吃点东西再上手术台,结果馒头买来后,饿得头昏眼花的他竟然一口气吃了七八个,又喝了些水,馒头发涨后,被活活给撑死了,孕妇也活活死在手术台上,几个馒头葬送了几家人的幸福。
冯骥才的纪实系列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60年代劳改营中的一位犯人,他在被活活饿死之际给家人的一封信中,通过想像,开列了一份内容庞杂、几乎无所不包的菜单。
刘恒的短篇小说《????粮食》深刻地揭示了人因粮食的匮乏而产生的向生物性的退化,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悉。故事讲述在饥饿年代里,洪山峪的农民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买来媳妇瘿袋,而后生育了六个用粮食命名的儿女。但他们的生活却始终与饥饿相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瘿袋一有机会就去扒偷粮食,全然失却了羞耻之心。但这个逞了一辈子强的女人最后却因丢了购粮证而寻了短见。
旅居英国的重庆女作家虹影以《饥饿的女儿》作为作品的名字,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大饥饿的年代,她是“食饥饿”与“性饥饿”双重饥饿的产物。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人在饥饿极点时心理已经变态,无所谓羞耻屈辱,连“强奸”也能麻木地接受。
张贤亮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体验和挖掘了“饥饿心理学”,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饿得头昏眼花的主人公章永麟居然与大青马和想像中的马克思对上了话。《绿化树》中写出了“馍馍上的美丽指纹”这样的句子,可以想像,什么样的人才会留意到馍馍上的美丽指纹?在《我的菩提树》中,张贤亮写了在饥饿的劳改队里,第一个吃癞蛤蟆,第一个吃耗子,第一个吃蜥蜴,第一个吃干水坑里自然风干了的小鱼,第一个吃据说是有毒的蘑菇……这样的“勇士”在劳改队里数不胜数,全是知识分子犯人。在饥饿的驱使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充分地表现了科学上的勇气,不愧是一种高超的黑色幽默。
其中,我最尊敬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莫言又是一位登峰造极的“饥饿作家”,也许正是因为“从小饱受饥饿的折磨”,使得他对粮食有着特别的兴趣。粮食(如高粱、红萝卜、蒜薹等)及其衍生物(如酒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莫言作品中最基本的描写对象。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没有写饥饿,吃的场面屡见不鲜,饥饿是他的基本主题。在他魔幻一样的笔下,始终埋伏着一副“时间和磨难都驯服不了”的胃,随时洞开,吞噬着一切:糠、草、树叶、草根,甚至观音土、粉笔灰和铁!
在《罪过》中,莫言写道:“我伸手抓过那鳖裙,迅速地掩进嘴里。从口腔到胃这一段,都是腥的、热的。我的肠子在肚子里为我的行动欢呼。”
在《食草家族》的第五章中,二姑的两个莽儿子怀抱着顶上了火的枪还在进食。
《酒国》中所写到的几次盛宴,食客们也都是“风卷残云”般地扫汤饭菜。
在《透明的红萝卜》里,莫言特别写到生产队长在吃结束后的情形: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
在莫言的大部分小说中(比如除了上述的以外,《欢乐》、《爆炸》、《红蝗》)中,很少写那种悠闲的用餐。吃总是如同一场战斗。所有的人都是暴饮暴食的饥民,摄食方式是掠夺、饥不择食和吞噬,馋相毕露。
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中,故事的主角是个关在铁笼中的疯子、一位嗜食粉笔的教师。“吃粉笔灰的”,这原本是人们对于教师这一困窘职业的借喻性蔑称,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却是真吃!职业性的生存压力,使这位教师形成了这种怪戾的饮食癖好。故事中,这个本该为人师表的家伙常常像猴子似地攀援在铁笼子的铁栏杆上,向人们讲一些荒唐无聊的事儿。每讲一节,就会向听众索要粉笔吃。他就像吃豆子一样地“咯咯”很快吃掉了那些粉笔,看得旁人瞠目结舌。
同样在莫言的小说《铁孩》中,则出现了两个吃铁的小孩。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这两个小孩的父母和所有成年人一样,在盲目的“超英赶美”热情蛊惑下,用愚蠢落后的办法冶炼出大堆大堆的含铁质的固体──他们自以为那就是钢铁。当时,个人的炊具、米粮均被收没,人头汹涌挤吃公共食堂,而这两个被时代和大人遗忘了的孩子,饿得发慌,就开始将这些毫无用处的金属吃掉,书里赫然写道:
……我半信半疑地将铁筋伸到嘴里,先试着用舌头舔了一下,品了品滋味。咸咸的,酸酸的,腥腥的,有点像咸鱼的味道。他说你咬嘛!我试探着咬了一口,想不到不费劲就咬下一截,咀嚼,越嚼越香。越吃越感到好吃,越吃越想吃,一会儿功夫我就把那半截铁筋吃完了……
教师吃粉笔灰,小孩子吃铁,美食家和暴发户吃黄金,以及嗜食其它非食物的物质,比如树皮、草根、泥土、煤渣、木炭屑、小石子,等等,其症状在医学临床上叫做“肠道寄生虫病并发营养不良症”(俗称“疳积”)。患者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像吃美味佳肴似的,口腔同样会产生某种快感。
这些怪病的根源在于饥饿!过度的饥饿会扭曲心理,产生形形色色的、逆反的、荒诞的“进食”行为,实际上是饮食习惯的变体。通常的情况是,饥馑时出现上述怪癖,而丰收时又暴饮暴食。
作家们的描写绝非杜撰,这一批作家都生于饥饿年代,饥饿已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他们的身体上找到饥饿的证据。现在我最感兴趣的是,有机会和莫言老师共进晚餐,我特别想瞻仰瞻仰已经做了著名作家的他老人家的吃相。
有人要问,我们的恐惧,那个让我们类似于“反刍”的、吃得舍死忘生的饥饿焦虑到底来源于何方?我们这么重视吃,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食物,而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粮食不足。我们是个农业大国,但我们常常挨饿。中国是个美食大国,但那是富人的专利。中国盛产美食家,恰恰是因为中国美食稀缺的“精神牙祭”。
中国有辽阔的国土,但只有其中的1/10可以耕作,中国的耕地面积还没有印度多。翻开中国地形地貌图会吃惊地发现,绿色、浅色面积少得可怜,黄色、竭色的面积所占比例占了2/3以上,庞大的人口却聚集和劳作在狭小的地带。
就是如此可怜的生栖之地,还天灾频繁,这是中国地理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人不但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除了天灾,人祸的侵袭一年也没有停止过。有专门研究战争的学者统计过,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一天没有战争。这种战争有高原强横的游牧民族和平原地带农耕民族的争夺,有朝廷和诸侯、军阀之间的混战,有地方宗族、江湖之间的恶斗,有大规模政治诛杀,有外敌入侵……死于人祸的人口一点也不亚于天灾。槽中无食猪拱猪!争来争去无非是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无论是与天斗还是与人斗,通俗地说,就是为了争一口饭吃。
中国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灾难气氛笼罩下的灾民史,这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使是在没有发生饥荒时,由于历史上频繁的灾乱和饥荒,饥饿和死亡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
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胃不仅是一个消化器官,而且是一个情绪性器官。当人们处于焦虑之中时消化能力最强,求生存的本能会促使人加倍进食来增加能量,这时胃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煌5胤置谖杆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