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边缘化
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相反。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政治思想课、外语课一样,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这句话说起来有点荒唐,却是事实。很多老师反映,在各自学校的教学办公会上,他们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什么用?”
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你怎么在教大学语文呢!”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康松教授说,他的不少同学在听说他教大学语文课时,都普遍感到惊讶。惊讶的语气背后,潜台词不言自明。讲授大学语文,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与专业课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于是,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是否有必要开设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而当记者向其他老师求证时,他们表示,没有精确的统计,“但估计差不多吧”。随着高校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老师们担忧,“有的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
在绝大部分教师心中,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是其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写诗,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我们要教会学生们如何鉴赏美”,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说。她并不否认有些学校可能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但她认为,“问题不是出在课程上,而是出在教法上。中学语文的部分失误在于,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她认为,大学语文课有助于学生们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耐挫折能力非常差。我们在讲授苏东坡诗词的时候会结合作家的生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同样是一种人文教育。”
但是,也有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同是湖北大学的王勇副教授认为,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 “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或许正是如此,有的高校正在酝酿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据悉,武汉大学正在计划设计多达50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然而,杨建波认为,“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尴尬?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距离目标还很远。谈到这点,年近七旬的武汉大学唐荣昆教授有些激动:“爱因斯坦说过,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随后,他又引用了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补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族群;有了伟大人物不知道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一字一顿之间,溢满老人的殷殷之情。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