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几乎所有的高中学校,尤其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都进行了“全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的管理,更可怕的是现在许多地方为了加速教育产业化的进程,兴办的“外国语实验学校”,以及五花八门的“贵族式”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天24小时全封闭,没有学校的特别允许,学生是不能出学校大门半步的,正如学生们所说“学校就像监狱一样”。学校认为,只有封闭式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家长们也非常认同学校的这种观点,认为把子女送进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柜”,不仅让孩子们进不了游戏厅,免遭社会上那些黄、赌、毒事物的侵害,而且是等于把子女送进了大学,甚至是名牌儿大学。政府部门也积极支持中学大力提高升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特别设立了升名牌大学的学生奖、教师奖、学校奖,而且奖给的现金不菲。同时也完全认可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不然,为甚么大多数“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都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呢?
学校追求升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是为了创自己的名牌,名气大了,招收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了,学校的经济收入也就会越来越多了。家长们要子女上名牌大学,是希望孩子们将来有个好前途。翻开现在的报纸、杂志;打开电视和收音机,听听看看,那一则用工信息不是表明非本科以上学历不用?像这样推算,几年之后,岂不是非博士研究生不用了吗?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用了吗?地方政府鼓励学校追求升名牌大学的升学率,学生上名牌大学,学校创名牌,不仅是为了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更是为了加快学校教育产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可以减轻当地的就业矛盾。这就奇怪了,招生制度改革多少年了,为甚么就让我们的教育部门领导们,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以及许多的学生家长们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只有把学生们“关起来”,才最有可能考上大学呢?不是说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吗,难道把学生封闭在学校就最有利于提高能力和素质吗?
如果说把孩子们“关起来”就是对孩子们的“爱”,那么孩子们是如何在享受这种“爱的甘甜”的呢?目前的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把学校的食堂、浴室、医务室等后勤服务的单位一律出租或者承包给了私人老板,如果不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些后勤服务的确可以同社会上的相同行业进行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对学生的服务质量;但是把学生封闭在学校,学校的后勤服务又独一家,这不是把学生强行地捆在一口锅里吃饭,一个澡堂子里洗澡吗?这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吗?有些“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仗着自己的名牌,肆意扩招,结果后勤服务设施严重不足,高二的学生几十个挤在一个房间里住宿,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后排的学生几乎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听不到教师的讲课声音,食堂打饭拥挤不堪,多少体弱的女学生就只有到学校教师家属开的小卖部卖方便面吃。难怪在一些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家长争着为孩子送饭吃,学生们一有机会就溜到校门外的路边店里美美地吃上一顿。还有些学校把学生封闭起来,却没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及时跟上,像《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的重庆那所封闭式管理的中学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为学生送饭的家长,打前去采访的电视台记者,是不是打学生就更如家常便饭的事了?那篇《封了,疯了》的学生作文里就反映到有学生在寝室里搞赌博而没有得到管理。有所省级重点中学(当然也是封闭管理的)发生群殴当场杀死一个学生。家长们总以为自己不惜重金,把孩子送进了那些五花八门的封闭管理的贵族式学校,就算彻底地对得起子女了,关心的就只有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了,就指望出一个名牌大学生了,一不如意,轻者责骂,重者毒打。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关起来读书,寒暑假期间回到家里还是只有关起门来读书。在许多的中小城市里,满街都是商店、饭馆、茶房、歌厅、麻将室、电子游戏厅,惟独没有适合孩子们游玩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设备,二亿八千万的中小学生,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啊!他们只有关在家里除了做完学校各科任教师布置的繁重的家庭作业外,就是睡觉和看电视,有胆儿大的溜出去,进了游戏厅,一旦被家长发现了决少不了一顿饱打,我就亲自看到一位父亲在游戏厅门口用皮带抽打自己那不听话的儿子,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情景啊!其实,所有的成年人都清楚那些值得一生回忆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伟大的鲁迅先生都念念不忘儿时的“三味书屋”,何况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的孩子们,我们却把他们封闭起来“爱”,他们怎能接受?难怪他们要歇斯底里地哭喊着 “封了,疯了”!难怪我们每年都会听到一些高三的学生跳楼自杀的故事。我们的国家至少在这一代还不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是博士研究生,现代社会里还并不是每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一定能够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不是已经有了〈北大才子卖肉〉的故事吗?并不是不读大学就一定不能成才,那创下了世界纪录的“振超效率”的青岛海港许振超不就是个初中毕业生吗?我们的国家需要亿万孩子们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
快救救被爱疯了的孩子们吧!
摘自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