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在新加坡失手的直接原因是在新加坡期货市场卖出了过多的石油看涨期权。也就是说,与许多贸易商和金融机构认为世界石油价格将会快速上涨的预期相反,中航油的负责人预期石油价格将会下降或者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其他人的预期。基于这一预期,中航油向银行借入大量资金作为定金,在期货市场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了大量的石油期权。当合同到期以后,市场价格比中航油的预期价格要高出许多,因此中航油必须付出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正是这个巨大的价格差额导致了中航油的债务危机。据报道,截至十一月二十九日,该公司因投机性石油期货交易导致的损失达五亿五千万美元(折合大约四十五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该公司的全部市值。
由于世界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和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起伏不定,不少大的贸易商常常通过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期货市场的这种功能满足了对价格预期不同的人们各自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也为无孔不入的冒险者提供了利用价格差异来进行赌博的机会。
中航油虽然在新加坡注册并上市,但是却由中国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有集团绝对控股。这个中航油集团是一个控制中国航空用油供应的垄断企业,几乎百分之百的中国航空用油进口便是由该集团控制的。这种垄断的权力近年来基本悉数交给了其控股的中航油。鉴于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航空用油依靠进口,中航油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大额买进卖出应该属于一项回避价格风险的正常业务,完全符合国际惯例。即使偶有失手也应在情理之中。
问题在于,此次中航油在期货市场卖空的数量大大高于其规避风险的规模,甚至也远远超出了其经营的正常规模。这说明其在市场所做的实际上不是规避风险的操作,而是在进行地地道道的投机。但令人费解的是,中航油的这项投机买卖,即使成功,其收益将极为有限;而一旦失手却是风险无穷。
既然如此,为什么公司决策层要为了如此有限的利益而冒如此巨大的风漳兀客ǔI鲜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