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5-01-17 23:41:00作者:
这种事在国际二线品牌和休闲品牌身上表现最明显。比如京城LCX一层的BANANAREPUBLIC,这个品牌的衬衣全价时达到了720元/件,即使打到最低的折扣5折时也有360元,而在美国的大卖场中这个品牌的衬衣和T恤也只有十几美元,翻了近10倍的价格不能不令人咋舌。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国际品牌服装价格在两个国家有如此大的落差呢?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和服装经销商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定位有直接的关系。严格地讲,国际性的服装品牌分两种,一种是人所共知的国际大品牌如香奈尔、迪奥和路易斯登等,这是真正意义上国际一线名牌服装,另外的则被统称为国际品牌。名牌服装一般采取全球统一定位,统一价格的策略。而后一类服装中的部分品牌在不同的地区服装的定位和价格则差异很大。比如牛仔类服装中的老大Levis,在美国是属于非常大众化的品牌,普及化的程度几乎人手一件,价钱也十分低廉,而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经销商则把这个品牌定位在了中高端的休闲品牌上,价钱也就此扶摇直上。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定位上去了,服装的质量也相应的提高了,有业内人士在对亚洲版和美洲版的Levis牛仔裤进行比较后,做出结论,亚洲版的确实在布料、色彩和洗涤后恢复效果上要略胜一筹。其次品牌价格的制定还要参考市场上同一档次服装的售价。
-全球统一定价的制度成为降价的瓶颈
不能回避的是,一直以来高昂的服装关税也是进口服装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加入WTO之前我国对进口服装的关税一般在50%上下,增值税17%左右。再加上中间商及商场的利润,一件进口服装的零售价大致是国外原价的3倍以上,而且越是国际大牌、名牌,其市场零售价与原价比越高于这个数字。加入WTO以后,进口关税逐步降低,今年元月关税水平进一步降到了纺织品和服装为11.4%,按说关税的降低会成为进口服装降价的契机,但经销商随着开放程度加大制定的全球统一定价的制度又成为降价的瓶颈。
其实,由于我国服装加工业的兴起,许多国际品牌的服装已经将工厂搬到了内地,低廉的人工和材料大幅度地降低了服装的成本,但为了维护品牌的全球化策略,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卖的价格却要一样,硬是把拿着第三世界国家工资的人按在了和第一世界同一消费起跑线上,说起来总让人感觉做得不大厚道。
-新款分配存在地区差异
当然,棍子也不能完全打在经销商的头上。在销售上,许多服装品牌本身就采取了地区分化的措施,比如著名的休闲品牌ESPIRT,最好的款式被分配到了德国,在亚洲最好的产品被首先投放到了香港,其次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后才轮到其他城市,城市的发展速度从服装时尚的水平上可见一斑。而且,有些品牌采用地域独家代理,要求经销商买断其在一个地区一个款式的所有服装,也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销售风险,如果经销商对于这个地区的销售状况没有信心,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拿货时谨小慎微,摆在货架的货品数量有限,更新速度慢,这就是我国进口服装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进口服装之怪现状与我国服装市场的不成熟不无关系。中国目前已成为美日进口服装的主要供应国,去年1-7月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达50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但服装业的繁荣仅限在来料加工的中间环节,新材质的研制和成装的出口还是我们的弱项,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个在时尚产业叫得响的国际品牌。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进口服装如此霸道而我们却仍对它不舍不弃了。因此,走品牌之路,无疑是中国服装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生存、发展、壮大。然而,服装品牌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因此,企业一方面需潜心经营、锲而不舍地自创品牌,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购买国际市场上的二、三线品牌,经过进一步培育,创出国际知名品牌,尽快完成从量到质的“蝶变”。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国际品牌服装价格在两个国家有如此大的落差呢?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和服装经销商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定位有直接的关系。严格地讲,国际性的服装品牌分两种,一种是人所共知的国际大品牌如香奈尔、迪奥和路易斯登等,这是真正意义上国际一线名牌服装,另外的则被统称为国际品牌。名牌服装一般采取全球统一定位,统一价格的策略。而后一类服装中的部分品牌在不同的地区服装的定位和价格则差异很大。比如牛仔类服装中的老大Levis,在美国是属于非常大众化的品牌,普及化的程度几乎人手一件,价钱也十分低廉,而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经销商则把这个品牌定位在了中高端的休闲品牌上,价钱也就此扶摇直上。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定位上去了,服装的质量也相应的提高了,有业内人士在对亚洲版和美洲版的Levis牛仔裤进行比较后,做出结论,亚洲版的确实在布料、色彩和洗涤后恢复效果上要略胜一筹。其次品牌价格的制定还要参考市场上同一档次服装的售价。
-全球统一定价的制度成为降价的瓶颈
不能回避的是,一直以来高昂的服装关税也是进口服装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加入WTO之前我国对进口服装的关税一般在50%上下,增值税17%左右。再加上中间商及商场的利润,一件进口服装的零售价大致是国外原价的3倍以上,而且越是国际大牌、名牌,其市场零售价与原价比越高于这个数字。加入WTO以后,进口关税逐步降低,今年元月关税水平进一步降到了纺织品和服装为11.4%,按说关税的降低会成为进口服装降价的契机,但经销商随着开放程度加大制定的全球统一定价的制度又成为降价的瓶颈。
其实,由于我国服装加工业的兴起,许多国际品牌的服装已经将工厂搬到了内地,低廉的人工和材料大幅度地降低了服装的成本,但为了维护品牌的全球化策略,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卖的价格却要一样,硬是把拿着第三世界国家工资的人按在了和第一世界同一消费起跑线上,说起来总让人感觉做得不大厚道。
-新款分配存在地区差异
当然,棍子也不能完全打在经销商的头上。在销售上,许多服装品牌本身就采取了地区分化的措施,比如著名的休闲品牌ESPIRT,最好的款式被分配到了德国,在亚洲最好的产品被首先投放到了香港,其次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后才轮到其他城市,城市的发展速度从服装时尚的水平上可见一斑。而且,有些品牌采用地域独家代理,要求经销商买断其在一个地区一个款式的所有服装,也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销售风险,如果经销商对于这个地区的销售状况没有信心,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拿货时谨小慎微,摆在货架的货品数量有限,更新速度慢,这就是我国进口服装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进口服装之怪现状与我国服装市场的不成熟不无关系。中国目前已成为美日进口服装的主要供应国,去年1-7月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达50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但服装业的繁荣仅限在来料加工的中间环节,新材质的研制和成装的出口还是我们的弱项,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个在时尚产业叫得响的国际品牌。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进口服装如此霸道而我们却仍对它不舍不弃了。因此,走品牌之路,无疑是中国服装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生存、发展、壮大。然而,服装品牌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因此,企业一方面需潜心经营、锲而不舍地自创品牌,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购买国际市场上的二、三线品牌,经过进一步培育,创出国际知名品牌,尽快完成从量到质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