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套个现在中国流行的企业职称,赵紫阳便是改革开放首十年的“首席执行官”。
邓赵两人的关系,既是长官部属,也像师徒。没有邓的拔擢,赵恐怕没机会跃登政治大舞台;可是,如果没有赵在主政四川时以农业改革的显赫政绩做改革开放的顶梁柱,邓恐怕也不容易叱咤风云。
然而,或许是能力,也或许是命运,邓最终挽狂澜于既倒,保住身后哀荣,而赵却跌到了悲剧人物的行列里。今天,我们如果抛开政治领袖的个人得失不论,回看中国15年来的变化,则不禁要兴“古今多少事”之叹。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处于经济发展几近停滞的艰困状态。而改革开放旗帜一扬就风起云涌,不仅是因为从毛泽东时代高度政治化中撕开裂口后必然的能量奔放,也是回归民生政策必然赢得百姓由衷支持的效应。在赵紫阳从做国务院总理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初那段踌躇满志的日子里,中国农村改革进程顺利,农民生活日益改善,乃至有“要吃粮,找紫阳”之说,都充分显示当时农村的稳定、满足。
可是,改革开放之初,城市里并没有在经济发展上给工人带来多大的变化,相反的,权力阶层中开始出现“官倒”腐败,让知识分子和学生因不满而躁动,因躁动而要政治改革,终演发成流血悲剧。
15年后的今天呢,情况恰恰相反。中国的大城市一片繁华景象,富商巨贾一掷千金,新涌现的中产阶层也多陶醉于“小资”情调。稍有政治热情的大学生、年轻人都不可多见,遑论绝食七八天也不肯妥协的那种满腔激情。
另一方面,当年小小的“官倒”,如今则已演变成中国经济学者所说的“权贵资本”,渗入许多角落,并撼动了改革开放后期反陷于“增收困难”的农村。近年频频发生的各地数以万计农民集体上访,以及去年秋接连曝光的重庆万州市民围攻区政府、四川汉源农民抗拒水电站工程、广东揭阳民众反击收费站、河南中牟汉回两族大武斗等等骚动,都充分显示,躁动情绪现在换到了农村里。
两相对照,一个有趣发现:15年来,就像政治改革跟经济改革这对连体姐妹在比跑步,两个速度却总没好好齐头并进,不是一个太快就是一个太慢,从而发生拉扯剧痛。15年前是政治想飙,15年后则是经济自顾前冲。政治狂飙的结果是流血悲剧,经济狂飙的结果则是伤到社会正义、拉大贫富差距、威胁底层人民。
当年赵紫阳到天安门流着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