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不管影视工作者如何探索创新,当他们的努力符合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才显得熠熠生辉。不管这些创新探索表面看起来如何的散乱无序,当从传统理论的角度去审视的时候,说起来其实一目了然。
最好理解的切入点就是大家都感兴趣的武侠剧。香港大师级导演许克号称新武侠电影的开山祖师,因为他独创了许多拍摄表现手法,第一个把中国武功的一些神韵给惊人的表现了出来。比如对于“气”的表现,对于“剑气”的表现,还有太极功夫的柔劲,外家功夫的刚劲,轻功的飘逸,等等。现在所有拍摄武打作品的,几乎全部都是在模仿许克。抱歉他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都没看过,找不到,我是从《新龙门客栈》看起的。当初许克的每一次创新,都引起华人世界的惊呼,多少人为之如痴如醉,了解到中国武功原来如此神奇而令人心驰神往。
气、刚柔,本来这些都是属于肉眼看不见的。对于刚柔劲力,即使练就了这等功夫的人也不能很好的捕捉这种感觉,虽说都是修练功夫的人身心的感受,然而在常人这个空间可以说若有若无。当然更主要的是这种武功真谛随着历史的潮流逐渐被湮没了,百年来世间再也无人练就这样高超的功夫。《史记》之刺客列传,记述了这样的奇事。有个叫聂政的剑士持剑前往韩相府上行刺,一大群持兵戟的士卒竟然被定住了一样没有反应,韩相侠累也居然没有反应直到被杀死,然后这才左右大乱。上高中时第一次读这个故事,让我大惊,这个聂政的刚气杀气能压住别人的心智。还有个豫让刺杀襄子的故事,这个豫让也是气场强烈,能让襄子的心在靠近他却不知道他的情况下砰砰直跳,能让,让襄子的坐骑惊惧不敢过桥。《史记》关于侠客的描述,差不多算是最古老的了,千年以下读之,犹令人如亲眼观之。
练武精深之人的气犹如此强大,那真正的高功夫就不可想象了。就史记的这点精彩入髓的描述,再加上历代游侠列传等的记述,就足以成就粱羽生金庸古龙这样的武侠小说家了。然而文字终归是文字,到了邪党横行世间的现代,这些全都被当作了虚无的想象,并被浅薄文人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许克的拍摄手法,栩栩如生的把这些内涵给表现出来了,简直精彩的令人觉的匪夷所思。殊不知,许克的拍摄手法按照五行来表现的。我没有遇到过许克导演,因此也无机会当面探讨。或许许克并没有有意识的去按照五行的道理来创造这些高妙的拍摄手法,但是他表现功夫神韵的拍摄手法的确非常符合五行学说。所以我深信,他一定曾经精研阴阳五行学说、精研历代游侠神怪故事。因此在他的手里一个连功夫皮毛都没有的人都能在影片中变成武功高强。
通过慢镜头的恰当运用,表现出来了练武人的那种心静如水的沉稳和毫无拖泥带水的精准。比如练武之人,要苦练很多年才能达到一拳打出去平稳如山、一拳收回来平稳如山、一剑刺出去平稳如山、一剑刺出去分毫不差。练的越深入越久,心态会越平静,心念越纯净。那种刚强的平稳,就是随着内心的纯净而来平稳,练武之人,一念如山,他们这一念是苦练出来的。有了这如山一念,练起武来每一招一式都是这样的沉稳刚健,当然我说的是所谓外家功夫,内家功夫我一点不懂。你看《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高超的武士一伸手去握刀都山一般刚健平稳。心念和行为的一致,这样非常完美的给展现出来。心念和行为,是两个时空的东西,就这样对应起来了。
对于象太极这样的内家功,因为能练出在另外空间的功能,所以能在这个空间展现出不可思议的能力。在这个空间的刹那间,对于那个空间来说却很悠长。所以具有这种功能的练武人,看起来慢悠悠的,对手却无法挣脱。说起来这个过去几乎是天机一样的秘密,但是许克运用恰当的慢镜头把这种功夫的特点给表现出来了,且看起来赏心悦目意味悠长。在这方面黄飞鸿系列当数最有代表性。
最值得说的是许克发明了用风来表现气的手法,把无形的气给形象化了。高手伸手处风声呼啸,气所及之处飞砂走石,剑气甚至能把石头劈开,等等等等。当然实际劈石头的不是气是功能了。
强大的气所及之处能飞砂走石,说起这一点早在古代的五行学说里就有了。《西游记》里的妖精飞到哪里都是飞砂走石,猪八戒在入正道之前就这样啊。因为邪气强烈了会导致飞砂走石。如果阴阳平衡被严重破坏也会这样,积累怨气大了、罪恶大了,岂止会飞砂走石,甚至会地震,过去五行学说一直都是这么总结的。现在中国北方正大闹飞砂走石沙尘暴不是吗?另外空间的剧烈变化,就会导致这个空间的剧烈反常。这个另外空间的层次,就包括气的层次,这个气的层次,对应的就是人所说的生气的气、怨气的气,就是人的思想观念所游荡的层次,气的积累,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积累。人众心里的邪气戾气积累大了,那可是黑压压的一座魔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