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资产过亿的大型国企老总,曾因首创国有企业“民主议事”制度而成为典型受到吹捧,以致于前来参观学习者趋之若鹜。却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光环和地位的老总,竟为贪图小利而肆意损失单位资产过亿元,甚至发出“如果利润我能自己留下,那该多好”的经典自白,其逐利心态在此暴露得一览无余。
客观地说,张玉颖对企业的发展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却晚节不保,最终栽倒在仕途的“临界”期上,陷入官场“59现象”无能自拔。可以说,“59现象”是众多官员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是一些位高权重者,从权力的颠峰跌落下来,心理出现失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机最后“疯狂”一把。张玉颖便没有逃脱这个法则,成为权力的殉葬品。
然而,对利益赤裸裸追求的欲望,使张玉颖的心理防线处于一种即将崩溃的境地。因而,他的人生悲剧是咎由自取。但是深层次地剖析,腐败的社会基础同样不可漠视。那种转速极快的腐败漩涡,往往会以极强的“传染性”吸附心理意志脆弱者。
首先是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抚钢”,张说一不二,凡是其提出的投资方案,领导班子和董事会成员从不提反对意见。这种对企业经营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便导致了决策的个人化,国企私营化。何况,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扩大,董事长、总经理作为企业“一把手”,往往集经营、人、财、物大权于一身,凭一句话、一个批示,就能随意调动大笔企业资金。如此之下,“一把手”的权力恶性膨胀便在所难免了。
其次是制度形同虚设,必然导致腐败。“抚钢”内部管理制度并不少,无论是领导者岗位,还是物资采购、计划、财务、验质、人事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均有相应的责任制度,但制度是牛栏关猫、墙上废纸,班子研究问题没有会议纪录,大宗产品采购无须招标和审批,财务手续不全,甚至部分帐目、资料遭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缺失,也就是腐败滋生蔓长之时。
张玉颖的腐败轨迹,与其他腐败官员没有不同。但在剖析此类腐败现象时,我们绝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其的“叹息”之上,而应更深层地反思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力度是否到位。
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