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小时候经常看到老年人逢年过节写上神的牌位,敬香上供,或到庙力烧香,那愿望无非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企盼有个好年景,保佑全家人平安,无病无灾。也有的小孩问家里的老人,“管用吗?”,老人通常回答说:“心到神知”,也就是说你从内心虔诚的做到了,神会知道你的心愿的。
北京天坛有个祈年殿(祈谷坛),据说是皇帝祭天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祈谷大典,农历正月十五日,皇帝在殿内向皇天上帝和列祖列宗牌位行三跪九拜大礼,祈祷天帝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清代以前中国是个农业国家,那么“风调雨顺”对于老百姓和国家都非常重要。中国古代讲究“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观,以及“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范晔:《后汉书.张奋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无疑把老百姓摆在了国家的最重要位置,使得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也以“利民”作为基点,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运长久。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会太平,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过去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家平安,逢凶化吉“,或灾祸全无”,有人可能会认为,那是由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低,靠天吃饭,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老百姓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同时科学技术带来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我们祖先也不讲对抗自然,而是顺其自然,讲“天人合一”,比如都江堰就是对自然资源善加利用、不破坏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
到了共产党掌握政权以后一切就都变了,包括所有这一切老百姓用来表达愿望的形式都被当作封建迷信遭到了批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讲破除迷信,什么“国以人为本”,什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转眼都成了封建的东西,是受批判的。
当然共产党也在讲“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说老百姓的利益、权利和自由都被他们给代表了,老百姓所拥有的只是被代表以后所剩下的,其实剩下的也没有什么了。没有了自己的利益,土地也都被收上去了,没有权利和自由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那时候 “自由”这个字眼也是受到批判的。
共产党不信天、不信地、不信神,讲“战天斗地”,“改天换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老百姓也就别无选择的被驱从着去“战天斗地”,被驱从着去创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奇迹”。
到了文革的时候,人们更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了,谁也不敢再烧香上供了,如果有胆大的在家里偷偷的烧香上供,一旦被发现,或是被人举报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是受批判的,若态度不好甚至被游街。我们邻村就有一家,在大年三十晚上烧香烧纸祭拜祖先,被人举报受到批判。
斗转星移,那个狂热的时代渐渐离去,随着时间的洗刷,随着人们的变得理智和冷静,那种“改天换地”,“战天斗地”的豪言壮语作为时代的口号而成为历史。人们又慢慢的回到现实,老百姓又倾心于安居乐业的生活,把平安幸福作为他们的企盼。当然,现今许许多多的人都把金钱和物质享受作为最大追求目标。而现今人们拜神、拜佛的热情更超过以往,目的是祈求升官发财,或“早生贵子”,或消灾解难等。
人们常说平安就是福,抢“平安袋”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渴望,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人们认识到自己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乞求一种外在的力量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当然,一个“平安袋”能不能保证的了平安呢?其实,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我们每个人还是能够部份的左右我们自己的,记得《名贤集》开头两句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是说一个多行善事的人自然会有好的前程和福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助人为乐,利人利己”,就是说助人为乐、多作有益于他人的事,自己也相应会得到好的回报,从中受益。
我国历史上记载了许多感人的、脍炙人口的善有善报的故事,古代小说中也有许多描述,对我们现在仍有教益,仍然闪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