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谜刊《文虎》
|
一、谜语的历史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廋辞”或“隐语”。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上元节(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南朝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几则谜语故事。其中一则说,杨修为曹操建筑相府大门,刚架好椽梁,曹操看到,让人在大门的门板上题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这个字后,便让人们把大门拆了重修,说:“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宋代以来,制谜猜谜活动广为流行,形式繁多。因元宵节赏灯时要将谜语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这种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灯谜又称“文义谜”,亦称文虎。
二、灯谜与谜语的区别
由于谜在分支以前叫做“谜语”。分支以后一支为文义谜即现在的灯谜;一支为事物谜即分支后的谜语。为了区别分支前后的谜语,在学术上,把分支后的谜语(事物谜)称为“民间谜”。“谜语”专指分支前的谜,包括灯谜和民间谜。
为了进一步区分灯谜和谜语,特举几例以便对照。
1、谜底同样是蚕
谜语作法:“一个姑娘真可爱,不吃荤腥吃树叶,成天劳动纺织线,为了别人好穿戴。”把蚕的生活习性用拟人法描写出来。
灯谜作法:“孤帆远影碧空尽。”“蚕”字可分解为“天”、“虫”。“虫”象形远远的孤帆,孤帆在天的尽处,与天相接,天在上,帆(虫)在下,合为“蚕”字,但与蚕的习性、特征毫无关系。
2、谜底同样是“锁”
谜语作法:“为奴舍身看家门,丈夫出门随主人,君子见侬常退去,只怕小人怀侬身。”把锁的特征维妙维肖地描写出来。锁是看家门的,钥匙拟为丈夫,总是跟随主人外出。正人君子看见锁挂在门上,知主人不在就退回去了。而小偷窃贼却要撬锁开门。
灯谜作法:一分硬币。“锁”字可分解为小、金、贝。最小的金属货币,当然就是一分硬币了。与锁的特征毫无相关。从上两例可以看出:谜语以和谐的语调,丰富的想像,拟人的笔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而灯谜主要从文字上着眼。
三、虽是游戏,同样也美妙异常
灯谜是汉语言文化当中最为美妙、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字性格的文字联想游戏。
由于汉字在传达文化和生活信息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因此,无法想像还有什么语种能像中国灯谜那样背靠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无处不在的生活经验。外国语文似乎也有类似“字谜”的玩意儿,已故著名英语专家葛传先生,生前喜欢做英文的字谜游戏,但仅是自娱自乐,很少有人跟他玩。曲高和寡?大概是吧。中国灯谜不存在这种情况。在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中,灯谜的可参与人群可能是最多的。
和诗词歌赋相比,灯谜是通俗的;和楹联古文相比,灯谜又是大众的。通俗性和大众化,正是灯谜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的本钱。而通俗性和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品格的低下。有时,一个小小的灯谜就能考验人的学识和智慧。曹操与杨修,在对曹娥碑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解读(谜底为“绝妙好辞”)所形成的时间差(杨先曹后),决定了两人在才情上的距离——30里。
在嗜谜者中,平头百姓无疑是主力,他们赋予灯谜以强烈的生活气息,而文人学士的参与,则赋予灯谜以优雅的文化色彩,在这个行列中,有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唐伯虎……因此,制射灯谜,不光是娱情消闲,还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过程。
灯谜虽为小道,然其“必有可观焉”。这种可观,并不仅仅指千百年来涌现出大量的谜体、谜格、谜家、谜社,还因它常常切入于时事之中。东汉乱世,民间有所谓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之隐语,说穿了是诅咒董卓将亡(以“千里草”影射“董”、“十日卜”影射“卓”),大致抵得上一篇檄文了。抗战时期出现的抗日灯谜,其实也是“玩物不丧志”的道统在灯谜活动中的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