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9-15 03:35:17作者:
美国的百姓和富翁都乐善好施,慈善事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美国施惠基金会8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人在2006年的慈善捐款总额破记录,达到2950.2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位居世界首位。
美国人对生活抱着务实和进取的态度,一方面努力赚钱,也舍得消费,但很少铺张浪费;另一方面,多数美国人对社会有着较大的责任感,他们乐于通过慈善捐款回报社会,无论富人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这样。
占GDP1.7% 居世界首位
美国施惠基金会最近的一份报告说,2006年美国人的慈善捐款总额创记录,超过2,950亿美元,比2005年的2,830亿增加了3.2%。
该报告显示,2006 年美国人的慈善捐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位居世界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国,慈善捐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3%,法国是 0.14%,位居第三,接下来是南非、新加坡、土耳其和德国。
大部分来自普通民众 平均每家捐上千美元
美国每年慈善捐款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普通民众,而不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富翁的慈善捐款都在10亿美元以上,被称做“重量级捐赠慈善家”,而他们的捐款加在一起,还不到美国全国捐款总额的2%。
美国施惠基金会的报告说,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个家庭每年平均捐款一千多美元。
美国人的财富观
分析认为,美国人这种乐善好施的传统源于宗教信仰,而美国富翁喜欢把财富用于慈善事业也基于一种理念:富人只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也就是说,就法律意义而言,个人财富属于私人所有,但在道德和价值观的层面上,超过生活基本需求的财富应当属于社会。
从卡内基、洛克菲勒到盖茨、巴菲特,这些大名鼎鼎的美国亿万富翁,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卡内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死的时候如果拥有巨额财富,那就是一种耻辱。可以说,慈善捐献是美国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
美国各地的许许多多公共图书馆,都是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919年)的捐款建立起来的。
卡内基早年生活贫困,依靠顽强打拼,挣得亿万家产。1901年,时年66岁且为世上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自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想要成为一位慈善家。他深信“财富的福音”,其意指富人在道德上有义务将他们的钱回馈到社会上。
卡内基年轻时住在陆军上校詹姆斯·安德森家的附近,这位上校允许所有的劳工男孩免费使用他的私人图书馆。当时,美国并没有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卡内基从未忘记陆军上校安德森的慷慨,他后来资助城镇建造图书馆,总共兴建了2,000多所公共图书馆。
卡内基还资助了很多致力于教育及世界和平的项目,到1911年为止,卡内基一共捐赠出高达他财产90%的一大笔钱。
与钢铁大王卡内基齐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也是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至今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盖茨、巴菲特遵循“卡内基传统”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国家。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积累了大量财富的美国企业家都和卡内基一样,认为把巨额财富传给后代不但不道德,而且不明智。因为富家子弟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子女带来幸福,反而可能造成伤害。
现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第二大富豪华伦·巴菲特也在遵循“卡内基传统”。创建于2000年的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它在2006年获得历史上金额最高的单笔慈善捐款——由巴菲特捐献的370亿美元。
比尔.盖茨公开表示,他不会给子女留下很多钱,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巴菲特也曾说过,他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他表示,只要给子女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就可以了。
美国电子业巨头英特尔、零售业巨头沃尔马等大企业的创办人等,也每年都向慈善事业捐出数亿美元。
美国人对生活抱着务实和进取的态度,一方面努力赚钱,也舍得消费,但很少铺张浪费;另一方面,多数美国人对社会有着较大的责任感,他们乐于通过慈善捐款回报社会,无论富人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这样。
占GDP1.7% 居世界首位
美国施惠基金会最近的一份报告说,2006年美国人的慈善捐款总额创记录,超过2,950亿美元,比2005年的2,830亿增加了3.2%。
该报告显示,2006 年美国人的慈善捐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位居世界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国,慈善捐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3%,法国是 0.14%,位居第三,接下来是南非、新加坡、土耳其和德国。
大部分来自普通民众 平均每家捐上千美元
美国每年慈善捐款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普通民众,而不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富翁的慈善捐款都在10亿美元以上,被称做“重量级捐赠慈善家”,而他们的捐款加在一起,还不到美国全国捐款总额的2%。
美国施惠基金会的报告说,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个家庭每年平均捐款一千多美元。
美国人的财富观
分析认为,美国人这种乐善好施的传统源于宗教信仰,而美国富翁喜欢把财富用于慈善事业也基于一种理念:富人只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也就是说,就法律意义而言,个人财富属于私人所有,但在道德和价值观的层面上,超过生活基本需求的财富应当属于社会。
从卡内基、洛克菲勒到盖茨、巴菲特,这些大名鼎鼎的美国亿万富翁,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卡内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死的时候如果拥有巨额财富,那就是一种耻辱。可以说,慈善捐献是美国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
美国各地的许许多多公共图书馆,都是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919年)的捐款建立起来的。
卡内基早年生活贫困,依靠顽强打拼,挣得亿万家产。1901年,时年66岁且为世上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自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想要成为一位慈善家。他深信“财富的福音”,其意指富人在道德上有义务将他们的钱回馈到社会上。
卡内基年轻时住在陆军上校詹姆斯·安德森家的附近,这位上校允许所有的劳工男孩免费使用他的私人图书馆。当时,美国并没有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卡内基从未忘记陆军上校安德森的慷慨,他后来资助城镇建造图书馆,总共兴建了2,000多所公共图书馆。
卡内基还资助了很多致力于教育及世界和平的项目,到1911年为止,卡内基一共捐赠出高达他财产90%的一大笔钱。
与钢铁大王卡内基齐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也是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至今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盖茨、巴菲特遵循“卡内基传统”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国家。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积累了大量财富的美国企业家都和卡内基一样,认为把巨额财富传给后代不但不道德,而且不明智。因为富家子弟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子女带来幸福,反而可能造成伤害。
现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第二大富豪华伦·巴菲特也在遵循“卡内基传统”。创建于2000年的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它在2006年获得历史上金额最高的单笔慈善捐款——由巴菲特捐献的370亿美元。
比尔.盖茨公开表示,他不会给子女留下很多钱,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巴菲特也曾说过,他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他表示,只要给子女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就可以了。
美国电子业巨头英特尔、零售业巨头沃尔马等大企业的创办人等,也每年都向慈善事业捐出数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