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岁的熊维平的前任、原中铝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肖亚庆在谈成与力拓的收购交易后,不出澳洲媒 体所料的那样升任了国务院副秘书长,接替他的熊维平走马上任后仅十几天的功夫,就于于3月2号飞至澳大利亚,开始了他的"游说"之旅。
中铝收购力拓案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对身陷债务的力拓集团,这是它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能拿到现金偿还债务的途径;对中铝公司,这是一个重要的"走出国门"、掌握资源的战略步骤,如果收购完成,也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起投资;对澳大利亚政府,这是最大的一笔来自一个由外国政府拥有的公司的直接投资,而涉及到的问题非常敏感,即澳大利亚的矿业资源将被谁掌控;对中共政府,这当然是它"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将澳大利亚变成中共的"大周边",是其一直以来的总体对澳战略。
《悉尼晨锋报》 上的一篇由Mark Davis撰写的新闻评论文章"Enter the Spin Dynasty"称,虽然中铝公司知道它想要什么,但却并不知道怎 样才能得到它。
文章引用中国问 题研究家、美国政治学教授Scott Kennedy的话说,中国企业还不太具备在"天朝上国(Middle Kingdom)"之外进行游说的能力。他们经常会把某个国会议员的个人立场误以为是该国政府的立场,也常被民主制度的复杂性及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搞的头昏眼花。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5年对美国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收购案的失败。他们搞不懂为什么这起收购会在美国遭遇那么强大的政治阻力。
这一次,中铝公司似乎汲取了教训,除了聘请做大笔交易必不可少的顾问和律师外,还雇用了不止一家公共关系公司,来替它做游说工作。其中一家公关公司是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前州长Bob Carr的顾问,另一家FD Third Person则是自由党领袖的顾问。此次熊维平在悉尼的活动,便是由FD Third Person安排的。
《悉尼晨锋报》的文章还披露道,除此之外,中铝公司也正在"战略性的"以钱开道,为自己铺平道路。比如,它去年向澳中工商业委员会 (Australia-China Business Council)捐款25万澳元,用于研究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问题。此项捐款在澳中工商业委员会的理事中曾引起不安。
不过,澳中工商 业委员会前任主席Kevin Hobgood-Brown辩称,这份即将在几周内发布的关于澳中关系的研究报告,与中铝公司的收购交易毫无关系。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动作是,中铝公司在近期成为了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智囊机构--罗伊研究院 (Lowy Institute )的国际政策研究方面的赞助商。
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堪培拉职业游说家评论道,在中铝公司进行收购游说战的同时,中国五矿集团对澳大利亚OZ Metal 公司,以及湖南华菱钢铁公司对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商Fortescue Metals的投资收购,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很难让人相信,这些收购战不是北京方面一手操控的。这些同时发生的收购战显示,北京方面认为,它们的投资对澳大利亚非常重要,所以,就算有什么问题,澳大利亚也一定会自行想办法解决,以便能够引入这些资金。
不过,这位职业 游说家说:"不管告诉过他们多少次了,他们仍是很难理解我们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也不能理解,就算澳大利亚政府想要怎么样,但最终的结果,可能刚好相反。"
游说家的言下之意当然是,澳洲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是独立运作的,它的决定,不是澳洲政府所能 左右的。
中铝公司的游说战成效到底如果呢?文章说,到现在为止,澳大利亚财长斯万(Wayne Swan )丝毫不露口风。不过,善于阅读身体语言的人士从中共驻澳大使章均赛的身体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是紧张而不安的。他经常一大早就给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打电话,为中铝公司充当说客。
总而言之,文章说,为了此次收购案,中铝公司正双管齐下,全力以赴,既继续采用老式的政治强压手段,同时又放软身段,学习新式的西式游说。最终的结果将如何呢?目前谁也不知。
澳洲国外投资审查委员会已宣布将对此收购案的审查延期九十天,同时中国五矿的收购审查也被延期。与此同时,澳洲上议院国家党领导人乔伊斯(Barnaby Joyce)在一些澳洲商人的资助下,发起了反对中铝收购的一系列动作,包括电视广告、网上签名等。
乔伊斯还成功的使参议院的经济委员会同意就外国政府 购买澳洲资产问题进行调查,并与澳洲海外投资审查委员进行合作。参议院经济委员会将于今年中发布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