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玉藻》有这样的话:"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古代的"君子"是什么身份,目前还很难确定,但肯定是在品德修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这里,"君子"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泛指一类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定身份的人或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必然要佩带玉器,在一定的场合要按一定的规矩动作行动,或进或退,或揖或扬,使玉佩相碰撞,发出一定的音响。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如果不专心致志动作就很难达到标准。古人这样做,一方面是制度与礼节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内心的追求。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追求佩玉,并且把佩玉作为规范自己行为方式的一件标志呢?《礼记·玉藻》中也有解释:"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原因,就在于用佩带的玉器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对此《礼记·聘义》中解释得更为细致:" 子贡问于孔子日:‘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日:‘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珉是一种近似玉的石头,人们以玉为贵以珉为贱的原因并不在于玉寡而珉多,而在于玉是佩玉者品德的表现,《聘义》中引用孔子的话,从儒家关于人的品格修养的十一个方面来解释玉的品性,认为王本身具备了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特性。"君子于玉比德",就是要使自己的品德如玉一样,具有这十一个方面的修养,做到"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廉而不刚","垂之如队"......要做到"温其如玉"。
"温"是儒家关于人的品德的最一般和最广泛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处世的温良恭俭及对人的宽宥,同时它又表现为处理事物时的适度和符合礼的要求,而且不超过限度。"过犹不及",如果不能适当地克制自己,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不符合"温"的标准的。通过《礼记·聘义》中孔子的解释,就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儒家关于人的品德的要求,这种要求分为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就如同玉一样,内里"缜密以栗","廉而不刿",外表则"温润而泽"。用玉比喻"温"的品格,在《诗经》中就已出现,《诗·大雅》提出"温温恭人"的行为标准,《诗·秦风》中又用玉来释"温":"游环胁驱,阴引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马。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最后,孔子在解释君子重视佩玉的原因时,引用诗经而强调玉所表现的这种品格"‘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在儒家学说中,以玉比德并非仅限于佩玉,礼器与玉执中,也都含有以玉比德的意思。《礼记·礼器》:"大残其王事与......束帛加璧,尊德也。"《礼记·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其疏:"享用束帛,帛上又加璧之义也,玉以表德,今将玉加于束帛......之上是以表往归于德,故也。"这里"尊德"、"往德"之德含有德行、德政的意思,但以玉比德的核心还是以佩玉表示人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