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高柴缘于75岁老读者周祖祥的反复推荐。
记者在2008年至2009年写了《孔子与河南》系列,文章刊发后,引起了太康县高柴研究会会长周祖祥的强烈关注。2009年4月,记者见到了他。之后数月,老先生几乎每星期都打电话,并不断送来高柴的材料。交谈中我了解到,在距太康县城23公里的高贤乡,有一群年过七旬的老人,在无名无利无资金支持的情 况下,专注发掘高柴的种种史迹。
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我决定写一写高柴。采访中我发现,原来位列孔门“七十二贤”的高柴,史迹丰富,个性丰满。太康县高贤乡有高柴墓、祠、塔,还有其讲学书院遗迹。乡里人讲起他亲切生动,不像讲起二千多年前的人物,倒像讲身边一个年高德劭的老乡亲。
高柴生于公元前521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齐国人(一说卫国人)。他有政治才能,曾在多国为官。他品行甚佳,以尊孔孝亲著称,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被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为“共城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他以“共城侯”身份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高子”。
孔门弟子三千,高柴列“七十二贤”。《论语·先进》中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yàn)。”把他和曾参、子张、子路并称,可见他是孔子的一位重要弟子。
高柴和太康的渊源,见于太康历代县志。据说他在卫国内乱(卫庄公、卫出公父子争位)时弃官避乱于陈阳夏夏梁乡(今太康县高贤乡),设塾传播儒学经典,长达88年,弟子遍布陈、郑、宋、卫、蔡、楚、鲁、晋等国。据明代《高氏族谱》记载,他于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九月初九无疾而逝,享年128岁,世尊“寿圣”,葬于高贤乡宁庄村东。
后人为纪念先贤高柴,纷纷捐建寿圣高贤塔。高柴被历代高姓族谱称为“忠孝双全、寿圣儒贤”。高柴之后,全国多个地方高姓人氏,都奉高柴为祖。
高柴以孝著称,母亲去世时他“泣血三年,未尝见齿”,三年都没大笑过。高姓后人继承高柴文化传统,“恪守孝道,雅好儒学”。北齐孝昭帝高演,母亲病重时,他在病房外过夜,亲侍饮食汤药。母亲一犯心绞痛,他就急得用指甲掐手心,以至于出血,顺衣袖下流。这种事例高姓后人中比比皆是。高姓各地族谱中的《家规》 篇,多以“敦孝悌”开头,内容相似,很可能是保存了古代先祖遗训。在历史长河中,高姓名儒贤相辈出,历代高姓宰相共28人。无独有偶的是,“高柴孙子名举,他以祖父字为姓,名柴举,后代以柴为姓,高柴便成为柴姓得姓太始祖。柴氏后人,亦有高柴纯孝好儒之风。”河南省科学院教授柴存才先生道。
童年便有仁孝之心
据相关资料记载,高姓为我国第十五大姓。高姓出自姜姓,为炎帝之后,是西周时齐太公姜子牙后裔。姜子牙六世孙齐文公赤,有一个儿子名叫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名叫公子,是齐国的重要大臣,他因为和管仲一起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被齐桓公准许他用祖父字为姓,从此姓高。
高之后,齐国高氏世代显赫,军政大事多有参与。高八代孙叫高昭子,是周代齐国上卿大将军,左右当时的政局。
公元前513年春,鲁昭公去晋国魏郡乾侯(今河北成安东南)访问,高昭子带孙子高柴看望鲁昭公,高昭子故意把昭公当大夫看待,鲁昭公受辱十分生气,于公元前510年死在晋国。
公元前510年八月,周敬王派富辛和石张向晋国提出修建成周(今洛阳东郊),到十二月,晋国邀请鲁、齐、卫、曹等国大夫集会,商谈保卫周王朝和修筑成周事宜,高昭子“与会并作重要发言”。
高昭子之孙高柴的孙子叫高举,同样以祖父字为姓,更名为柴举,后代沿用柴姓。高举(柴举),生于太康县高贤乡,历任鲁悼公狱吏、士师,楚肃王御大夫等职。
公元前521年,高柴出生在齐国柴郡(今山东省新泰镇古柴城前柴城村),村边有柴汶河,他因地得名。高柴从小机智果断,据曲阜编辑《七十二贤小故事》记载, 高柴六岁时,同小朋友在村中枣树下玩,小鸟啄掉一颗枣,两孩相争,高柴评判:“大让小,大孩子可用棍打或上树摘。”就把枣给小孩子吃。高柴七岁时,在柴汶河边玩耍,有小孩落水,高柴跑回家抱个大葫芦跳进河里,救出落水小孩。
当地人还传说,高柴很孝顺,母亲体虚多病,他经常上山为母亲采摘木耳和香菇,为母亲熬汤。高柴之孝在《孔子家语》中也有印证:“(母亲过世)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见齿就是笑的意思,凡人大笑露齿根,中笑露齿,微笑不见齿。高柴服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相传高柴从小就有仁慈爱心,不论玩耍游戏、采菇捕鱼,他从不折生长的花草树木,逮住小鱼小虾和雌鱼都放在水中以利繁殖。这种民间传说在史书中也可印证,《孔子家语》记载:“高柴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
就是这样一个“模范儿童”,长大后“身不满六尺,状貌甚丑”,但这并没有妨碍其求学求职。高柴拜师孔子,史无记载。历代《高氏族谱》认为,他是在近二十岁时,即公元前501年,离开齐国投奔鲁国,到中都衙门去拜孔子为师。
在孔子门下,高柴苦学六艺。经孔子教诲,他懂得了“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明白了“仁德和学问”的辩证统一关系,知道了“爱仁德不爱学习会被人愚弄,爱耍聪明不爱学习易轻浮放荡,爱诚实不爱学习易上当受骗,爱直率不爱学习易惹是生非,爱刚强不爱学习易胆大妄为”。他时刻励行“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孔子门下,他不算聪明,但他善于学习,笨鸟先飞,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学之间,他奉能者为师,虚心求教,因此成为孔门弟子中进步较快者。
之后,他追随老师周游列国,数度抵达卫、鲁等国。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他知道高柴出生于官宦人家,有意培养其从政。他告诉高柴:“你学习的目的,是走向仕途,学习的同时,你也要多想想如何为官从政,以免日后不胜重任。”
在卫国,孔子一行人是上宾。一次孔子率弟子来卫,卫相孔悝亲自见孔子,他先夸子路治蒲邑成绩出色,然后提到卫国缺刑狱官,请他再荐弟子。孔子认为,若胜任此职,必须懂刑律、扬法纪、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他认为高柴很合适。
高柴在刑狱官任上政绩出色,孔悝很赏识他,曾将自己心爱的玉磬送给他。高柴又将玉磬献给了老师孔子。此玉磬为淮河之北磬石山最好的石头制成,声音清亮如玉,鲁国阙里只有一只,孔子得到玉磬,十分高兴。
高柴在卫国为官多年,公元前484年前后,鲁相季康子和鲁哀公礼聘孔子回鲁,孔子结束十四年流浪生涯,准备回家。高柴将卫出公赠给他的轻捷马车献给了老师。 孔子乘坐高柴送给他的新车踏上了回家路。孔子周游列国是乘坐牛车,他敝车自珍,让弟子们将旧牛车带回鲁,停放在自家院子里,搭篷遮护,以示其为人喜新不厌旧。
高柴任职之地和国别,说法多种,通行的说法是在鲁、卫两地都当过官,“出任过费城宰、武城宰和卫国狱吏、士师(即上文提到的刑狱官)”。高柴在卫国刑狱官任上,政绩卓著,又有仁恕之心,这种人格特质,关键时刻救了他的命。
公元前480年,高柴、子路都在卫国为官,子路辅佐卫相孔悝。当政者为卫出公,他的父亲蒯聩(即后来的卫庄公)逃亡在外,无一日不想从儿子手中拿回王位。蒯 聩的姐姐伯姬是孔悝之母,和仆人浑良夫私通。这个把柄被蒯聩抓到,他派人给浑良夫带话,要他帮自己入主卫宫,可免他死罪,还给以大夫之职。否则就让孔悝治他的罪。浑良夫答应了。
一天深夜,浑良夫驾车将蒯聩接入都城,派人骗来孔悝,孔悝一到,就被带到菜园中,见到蒯聩,浑良夫和伯姬逼其与蒯聩结盟。孔悝没法子,就答应了。家丁们七手八脚筑了个土台子,半夜三更找不着牛,就用一头公猪代替,几个人同喝了猪血结盟。
此时卫出公早入梦乡,一听有乱兵包围朝廷,大惊失色,急忙逃走。群臣们听到政变发生,不愿意顺从蒯聩者,纷纷逃离都城。高柴正要逃出城时,遇到正从城外赶回要保护孔悝的子路。
高柴拉住子路说:“此时国君出逃,相国被胁持,人心惶惶,守城卫士都不知为谁而战。你现在进城,是自投罗网,哪还谈得上保护相国?”
子路道:“夫子常教导我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是孔相国家臣,他待我恩重,他有急难,我岂能不救?”高柴劝他:“父子争权,我们何必卷进这政治漩涡?”子路坚决不听,直奔相府而去,终于壮烈死难。
据 《左传》、《孔子家语》记载,当时高柴逃到城门口,见严守的兵士将出城人车全数挡回。高柴叫苦,却有一个守门士兵拉住他,告知某处城墙有缺口可逃,高柴说:“君子不逾。”士兵又指点某处有洞口可钻,高柴摇头:“君子不隧。”最后这个士兵为他找了一间密室。这样高柴逃过追杀,最终脱险。
过后高柴问那个守门士兵:“你怎么会认得我?”士兵答:“小人曾因犯法,被大人砍去一脚,所以认得大人。”高柴很吃惊:“今日危急,你正可报复于我,为何反来帮我?”守门士兵道:“当初我见大人审理我的案子时,反复斟酌,想让我受轻一点的处罚。最后不得不判我时,我看到大人神色不忍而痛心,我知道大人是仁爱君子。我岂敢报怨?”
高柴逃回鲁国,孔子听说这事后,充分肯定地说:“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对于两弟子在卫国内乱中一死一活,孔子早有预知,他素知高柴虽貌愚而实精,不会主动死难,也不会投降蒯聩,一定会设法脱身。而子路最讲忠义,凡事恃勇不惧, 必冒死救孔悝。他念叨着:“高柴知大义,必能自全。由好勇轻生,昧于取裁,其死必矣。”事情果然像他预料的那样。
《左传》、《史记》还记载了一件涉及高柴的事: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与齐平公在蒙邑(今山东蒙阴)会盟,鲁国大夫孟武伯带高柴随行,齐平公稽首,鲁哀公拜,齐国不满, 武伯说:“不是面对天子,我国君主没必要稽首。”武伯问高柴:“诸侯会盟时,谁执牛耳?”高柴道:“鲁哀公七年那一回,是吴国公子姑曹。哀公十二年那一回,是卫国的大臣。”武伯说:“既然不是固定的,我也可以执。”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高柴最后一次参与政事,之后,相传他到了太康高贤乡,隐居教书,直至死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