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我在《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的新书演讲会后,有一位国立大学教育系的女学生跑来和我谈话。
她说,学校来了一位芬兰交换生,她特别拿了我的新书给他翻阅,然后口译了我书中部分段落和他分享。这位芬兰大学生一边听一边点头说:“没错,我们芬兰的教育精神与价值就是如此;作者对于芬兰的教育和文化真的有深入研究与认识……”
女学生接着对我说:“老师,但是当我们看到书名时,他就皱着眉摇头说,这个书名不对呵!”
听到这里,我不禁莞尔,跟女学生说:“我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每本书都会有英文书名,希望能更贴切的传达书里的意念。但是,英文书名并不是都能照着直译。我请女学生翻到《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的封底,就看到英文书名《We take every child on board 》(含意是:我们将每个孩子都带上来!)
在我们的社会里,“将每个孩子都带上来”的理念,似乎还无法普及成为人人重视的信仰,因为多数亚洲父母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其他孩子,尤其在一个社会氛围高度讲求“竞争”与“拔尖”的教育环境里,家长要孩子拚命争取资源,打败他人都来不及了,哪有心思再去顾及别人家的孩子。
而寄望学校投注资源去把每个人都带上来,似乎也远不及专注培养前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学生来得更能“争取校誉”,因为只要多了三个考上第一志愿的孩子,绝对比花费时间、精神让三十个孩子大有进展,更有机会上媒体版面,更能拿来向家长和社会各界炫耀,以及创造师长的绩效。
不只是学校,这似乎也一直是多数亚洲家长最乐见的“荣耀”,所以不断对孩子叨念各种期许,并施以压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第一名”。
看来,这“第一名”三个字,已成为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最佳共识,不需要特别解释,大家就能心领神会。就算不识字的阿妈,恐怕也都知道第一名是什么;连街坊的三姑六婆也会聚在一起,聊起谁家的孩子念了哪个志愿的学校、拿了什么名次之类的话题。社会风气如此,大家心中自然就向往与乐于追求了。
我和这个女大学生说,我一直非常清楚,在芬兰的教育现场,根本没有“第一名”,小学没有,中学也没有,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每个人学习过程的理解时间也不同;他们重视的,正是学习速度虽然不一样,但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潜能,因此,教育体制怎么能拿单一的标准,将所有的孩子绑在一起较劲、竞赛呢?他们更不愿把个人成绩大剌剌的公布出来,让大家指指点点。
女学生说,这个芬兰大男生最后跟她说了一句话,让她非常感动!而我也认为,这句话很具有北欧教育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大男生说:“我们的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哇!”
每次一回想起女学生和她芬兰同学的这段对话,心中就激荡不已。事实上,每个孩子本来不就是同等重要吗?任何国家与社会,不都应该好好珍视与教育吗?人类历经了二十世纪因为优生学被误用,所铸成的族裔问题和各种谬误的种族歧视后,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是否应该以更多元、平等、公义的文化价值观来创造更好的未来?
驱策孩子一味的追求竞争,打败他人,永远比不上启发、培育孩子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自我的生命价值,追求自我实现的梦想,并成为一个好公民,对人类和社会的意义来得更重大、更深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