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克林顿总统的性丑闻“拉链门”,再到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本义为建筑物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装置的“门”,成为当下描述一些丑闻或重大事件最“给力”的词语后缀。盘点2010年海外留学生的五味生活,也可以用“吻别门”、“倒校门”、“捐款门”、“贿赂门”、“升学门”、“舞弊门”和“涉恐门”这一流行方式来记录和回味。
纽约“吻别门”
痴情中国博士激情 “吻瘫”美国机场
“圣诞恐怖炸机未遂事件”之后的2010年1月3日,28岁的留美博士江海松,违规闯入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管制区与女友吻别。这一“浪漫行为”造成候机楼关闭6小时,1.6万名旅客被困,100个班机被延误,27个班机被取消。
相对含蓄的中国人“吻瘫”美国一个机场,华人形象再引关注。这场拥吻风波不仅受到国内外媒体热炒,还在美国国会参院的听证会中被引述,并被拿来与影片《北非谍影》中亨佛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最后别离的场景做比较。美国媒体认为,对“浪漫”与“责任”的文化误读是中国人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的原因。虽然“吻别门”最终以当事人江海松完成法院命令的社区服务和缴纳罚款而尘埃落定,但这一“国际笑话”再次证明了“入境随俗”的重要性,也引起人们在法制观念、社会公德、责任判断乃至文化差异诸层面的反思……
澳洲“倒校门”
私校频倒闭 留澳学子无奈“被失学”
2009年下半年,“私校倒闭潮”让年收入超160亿澳币的“澳洲国际教育产业”蒙上阴影,“学校突然关门”、学生“被失学”的字眼直戳国内留学家庭的心窝。这股“倒校”之风在跨入2010年后仍未出现刹车迹象:1月,澳大利亚环球校园管理集团宣布破产,旗下悉尼和墨尔本两市5所学校倒闭,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达1265人;9月,昆士兰州布里斯班HHH国际学院宣布进入自动托管程序,约350名国际留学生面临失学……“多米诺骨牌”仍在一块块倒下。
为了整顿曾混乱无序的留学产业,澳大利亚政府曾出台一系列留学移民新政,不料却陷入“愈整顿、愈倒闭”的怪圈。“倒校门”引发深思,让人们在关注失学留学生尴尬处境的同时,开始思考西方国家私立院校产业化经营机制,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及其对留学生权益保障制度是否真正起到作用等问题……
耶鲁捐款门
豪捐掀风波 中国学生缘何向美大学捐款
2010年年初,北京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办人、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张磊承诺向该校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美元,创造了该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的最高纪录。国外豪“捐”激起国内千层“浪”:人们纷纷纠结于“豪捐”行为的定位,是“吃里扒外”、“不爱国”、“卖国贼”、“新派汉奸”,还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是“试图挤入美国上流社会的献媚行为”,还是“显示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中国人历来讲究投桃报李,曾是高考状元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张磊,用“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为自身行为作了注解。有专家表示,“中国式思维”遭遇“美国式捐款”的这一争议显示了中国人对于教育的关注,更引发中国人开始思考“教授常识”与“改变一生”的博弈以及中国教育的前进方向……
欧洲贿赂门
金钱换证书 欧洲留学生遭遇“潜规则”
2010年4月初,俄罗斯内政部门以揭露该国高校教师收受贿赂的一档电视节目为线索,调查出部分教授在办公室内藏匿大量美元现金的丑闻。更有留学生证实,一些老师曾以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书为条件公开索贿。
不仅俄罗斯,一贯被认为学风严谨、制度严格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近来也被媒体爆出了“校园贿赂”的潘多拉盒子。“小恩小惠”、“红包拿来”、“牺牲身体”……侵蚀纯洁师生关系和学习制度的贿赂已经成为欧洲高校通行的“潜规则”,“一手红包、一手证书”几乎成为留学生圈子里众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更有甚者,一些中国留学生不惜用金钱和身体,去换取一张蒙上贿赂阴影的学位证书……是教授利欲熏心,还是学生铤而走险,抑或欧洲高等教育难以摆脱的体制性问题,象牙塔中的种种怪现状使得出国留学价值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