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文字能力)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语言能力也强。人类认知与反应的回路是“身体—情绪—理智”,我们的脑深受我们身体的影响,这一点在幼儿那里尤为凸现。大自然安排好了人类儿童在学龄前就是用身体去感知和学习的,他们在运动中开发大脑,孩子动说明他脑在动,静止状态则脑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语言文字方面发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让孩子背诵静止的字,而是让他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鼓励他多运动、多玩耍。
我不主张让孩子很小识字,这会破坏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我也不主张让孩子脱离了阅读单纯去识字,这会扰乱他们记忆神经的发育。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
市面上流传着一些“神童”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三五岁,就能认识两三千个字。但是这种“识字”毫无任何意义,一个三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本事”,除了满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对孩子来说,弊端远远大于利端。
眼睛是人体上唯一一个透过它能够看见大脑的器官,也是五官中最最重要的器官。视觉神经必须通过外界刺激才能得到发展,对视觉神经缺乏刺激,会导致其不可逆转的退化。刚出生的小婴儿,如果蒙上两天眼睛,就会终生成为盲人。一切正常的新生儿,需要大概十二年的时间,视力才能发育完全。在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视力什么样的刺激,也就是说,我们让孩子多看什么,至关重要。
我们的视力实际上并非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睁开眼睛就什么都在视野之内,还都清晰聚焦。事实上,我们的视力非常有限,仅仅是光线进入瞳孔的那一点点,不超过巴掌大,其他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是什么呢?
靠我们的记忆和想象来补充!
外界传输给视觉神经多少信息,视觉神经就从记忆储存和想像力中反馈回来多少信息。我们的视觉神经不是集中一团,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各司其职:主管静物、运动、物品、人脸、形状、颜色,等等,是不同的区域。(我们的记忆也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像放电影那样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也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由神经递质将其统合起来,因此,记忆的质量与情绪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早让孩子看平面的、静止的、文字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立体的、运动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景象和人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储存足够的记忆,才能够开发足够的观察力,才能够锻造足够的想像力。
一次去外地讲座的时候,听当地主办人说,他们曾经请到一位教育专家来给大家宣讲怎样让孩子早认字。专家说,“你抱着孩子,窗户外边能看见远处的山,墙上贴着一个‘山’字,你给他看哪个?不要给他看远处的真山,那没什么意思,就给他看墙上贴的那个‘山’字,告诉他那就是山,给他念,几次过后他就认识这个‘山’字了。”
的确,这样做会很快让孩子认识“山”这个字。但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孩子知道“山”字怎么写了,但他知道“山”是什么吗?他对山的认知是一片空白,那么单纯认识“山”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们带着他去爬山,让他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山的模样、山的高度、山的颜色,看到山上的树木、花草,闻到山里泥土的气息,听到山中鸟儿啾啾、小溪潺潺,触摸到山的植被、石子、土地,爬山的过程中流汗、喘息,登上山顶后俯瞰山下景观、眺望远方地平线,一句话,用全方位的感官去了解山。等到他准备好了认识“山”这个字的时候,他全身的器官都帮助他回忆起山是什么,他记住“山”这个字,以及一切跟山有关的文字和信息,还会费劲吗?
同样的,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人生素材之后,让他去认识常见常用的字,他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而如果我们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用枯燥无味的识字侵占他们探索世界的时间,学习于他们来说,不啻于一件苦差。开始的越早,厌学的越快。
早期开发的研究“硕果”都是在两极比较之下产生的,在那些得不到任何智力方面良性刺激的儿童身上,的确会看到飞速的进步。在现代化文明的城镇当中,过度的刺激,反而无益于儿童的发展,孩子需要很多安静、独处的时候,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所接受的各类刺激。
多年来,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所有研究,都仅仅发现并证明了,缺乏恰当的经历或者有害的经历,会阻碍乃至损伤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进程;却偏偏没有找到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说明怎样做才能够促进或者加速大脑的发育。所有进入市面的理论,都缺乏长期效益(long-term effect)的证明。胎教、给婴儿听贝多芬莫扎特、闪卡、进行所谓的“早期开发”活动,等等,都的确能够取得短期的“提高” 智商效应,然而一旦进行长期效应的控制小组比较,这些早期开发活动毫无例外都不能证明自己有什么真正长远的好处。
而教育孩子,恰恰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我们具备远见,而不是短视。只要我们仔细想想:我的孩子在3岁会认字背唐诗、会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岁再学会这些本事,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再问一个问题:哪一名22岁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信和简历上,会堂而皇之地写上:“本人3岁即认识2000个字,会背100首唐诗,5岁会弹奏贝多芬,6岁拿到围棋二段证书”?
哈佛大学校长说,他们招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孩子过去有多么辉煌,而是考察他未来能够为哈佛以及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上文字摘抄自《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与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说法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泯灭其他应有的功能。所谓“开发右脑”一说是伪科学,人类大脑的发育应该是均衡的、循序渐进的,只要不是在过度荒芜的环境中,大脑的成长不需要人工的干涉。早识字阅读其实就是占用了孩子本应用于开发其他功能、本应健康成长的部分。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阅读实际上是在浪费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类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接纳孩子》)
孩子3岁会念书,与到了8岁会念书,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别越来越小。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跟他几岁识字阅读没有关系。今后的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自信心、富有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能够担负责任、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并有团队精神,而这些关乎情商的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学龄前培养、开发和保护的。
儿童在学龄前处于梦幻时期,人的创造性潜能都看在这个时期保护得好不好,此时的孩子就是要天马行空地去幻想,认为什么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给他一本书,死读那上面的内容,挫伤他的创造力,过早地“唤醒”他,让他以“客观”的物质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早醒”的孩子在学龄期会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在成年后容易患上抑郁症,在中年和晚年则容易患上各种因压力而引发的疾病。
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长熟的。这个道理,连朴素的农民都知道——“万物皆有时”,何时翻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乱来,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们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实质上缺乏真正的营养、口感不佳、还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我们的妈妈们那么注意给孩子吃什么,为什么不注意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呢?刚才说的只是农作物,动物也一样,动物妈妈都知道,一开始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催着它快快长大,早早独立打猎,为什么我们某些人类妈妈却丢掉了这个最起码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回。
有些家长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动愿意认字呢!”小孩子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我们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并且很乐意给他们提供“知识”。卡尔荣格则认为,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出现某种障碍,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为了讨好家长,会掩饰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出家长愿意看到的样子。但这并非意味着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时,他们没有经受压力,往往他们当时觉察不到这种压力,而是要等到一个放松的机会时,才通过无理取闹而宣泄出来。很多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隐藏压力下的儿童,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损伤,记忆力会衰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而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讯息是:必须以识字量和“知识量”——继而则是学习成绩——来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不真实也不公平,孩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心。
很多人误以为学习成绩好赋予孩子自信,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从学习成绩那里获得的自信是一种假象,这种依靠外界打分数而得来的“自信”很不牢靠,不是根植于内心的坚实信念,一旦遇到超过自己的人,自我评价就会遭遇严重挫败。(《接纳孩子》)
也有很多妈妈着急地问:“如果我不随波逐流让孩子提前学习,到了学龄期,发现其他同龄人比她会很多,岂不是给孩子造成打击?”纵观多年来的咨询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父母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气馁、焦虑,而是仍然全心全意地接纳自己的孩子,并且给予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只要孩子具备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不会因此而受到打击,而是能够很快赶上其他人的进度。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会,遇见困难就被吓趴下,逃之夭夭,如果是这样的后果,那么这个教育不能称为成功。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精心保护他的心灵,赋予他强大的内心力量,给孩子打好心理基础,让孩子具备生存的智慧和能力,相信自己,用于承担责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够不屈不挠、脱颖而出,并且以善良信任积极快乐的心态对待世界和他人,而不是焦虑不安地将所有人都看成竞争对象和潜在威胁,必须把他们都“比”下去甚至“踩”在脚下才能获得暂时的舒坦。在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后劲儿,早期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今后保持优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我建议家长们不要着急,而是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时候,再让孩子承担适应其年龄段的压力。做到这一点,家长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也需要对人类对上天怀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人类儿童的自然成长轨迹和规律。
养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我们必须具备远见,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孩子赢在终点,而不是累倒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