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绝大部分来讲,新加坡人讲的汉语与中国大陆人讲的汉语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就连两地的汉语拼音在读写上也是完全相同,但是两地语言中个别词汇在语意上的细微差别却很容易引起误会。
新加坡长途汽车站旁的"德士站"。
刚到新加坡那天,我们在长途汽车站下车后询问车站工作人员到我们之前预定的旅馆怎么走方便,工作人员接过英文地图及详细地址看了看说:不懂。我又把地图和地址递给第二个人,也告诉我“不懂”,建议我还是打德去为好。虽然是第一次听到打德的说法,但还是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让我乘坐出租车过去。
本以为新加坡人的英文水平都还可以,不知道怎么却都搞不懂那小小的英文地图呢?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恰恰是因为语言的误会,在此先暂时不谈。
打上出租车之后,出租司机一张口就引起了我小小的不快。他用批评的口吻问我:旅馆在哪里你自己不懂吗?我老实地回答:不懂。一边回答一边再次拿出地图让司机看。没想到司机连头也没回就说了句:你不懂新加坡的法律,这里不让一边开车一边看地图。这个司机一口一个你不懂,让我这个掏钱坐车的乘客心里多少涌出了一丝不快。
昨天一大早在街边的一家小超市买报纸,店主让我自己去门口的架子上取。到门口一看根本就没有什么报纸,于是又走进店里说外面的架子上什么报纸都没有。这时候店主略带歉意地说:对不起我不懂,本以为架子上还有报纸-说实话,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新加坡人嘴里的“不懂”其实就是“不知道”的意思啊!联想到问路的时候别人看着我递过去的英文地图说不懂其实是说他们不知道怎么走,而出租司机说我不懂旅馆在哪里也并没有任何责备的意思吧。
马来西亚报纸上招聘"罗里司机"的广告-新加坡也有罗里司机的叫法。
今天在报纸上又看到一个不懂的中文词汇:罗里。某公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招聘“罗里司机”,看着这几个能读会认的中国字却怎么也搞不懂究竟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在旅馆老板那里得到了确切答案;所谓罗里其实就是货车的意思。
此外,和新加坡人聊天的时候很容易获得另外一个新词:伯仙。当我询问当地华人在人口构成中的比例时,他们回答说大概有七八十伯仙。乍一听还真不大懂,刚要询问伯仙是什么的时候忽然意识到那不就是百分比的英文音译吗?
其实,新加坡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中文歧义词,譬如说我们在喝汽水的时候喜欢用吸管,而新加坡人则管吸管叫做水草,这些歧义词有的令人感觉新鲜而有的又有可能会引起小小的误会。好在这是一个咨询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提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歧义词,如若能做到既知己又知彼,那么什么样的文化差异不能够克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