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抛出蓝筹价值论,到严打新股投机,再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证监会系列新政的密集轰炸让市场为之一震。“五一”小长假期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领衔的监管团队,更是史无前例地将四项新政在四天时间内连续推出……
“期货、股票减交易手续费,深圳主板、中小板推出退市新规,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每一项政策都足以给二级市场带来强烈冲击。”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表示,但监管层却选择在假期发布,还用多重政策来对冲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假期结束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温和上涨了1.74%。郭树清主席雷厉风行的新政推进,各路资金反应也很迅速。
市场角力多重政策
在业内人士眼中,前述四项新政均属于A股市场的制度性利好,但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影响却大相径庭。沪深证券交易所降低交易手续费,应属重大利好消息;退市新规、新股发行改革则属于短期利空,中小板、创业板引发的连锁反应,则可能成为股市下跌的导火索。
4月23日,监管层推出《创业板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宣布该规则自5月1日起施行。之后连续两个交易日A股大幅下挫,4月24日单日震幅更是超过80点,制度性变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让普通投资者心惊肉跳。
按照此前分析人士的普遍预期,退市政策向中小板、主板延伸是大势所趋,令市场备感意外的是经过短短一个交易周酝酿。4月29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就分别发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如果没有券商减交易费这样的政策利好做对冲,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可能重演4月23日的暴跌状态。”上述私募总监分析认为,退市政策推进的速率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股市很可能做出消极反应,尤其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持股股东多为中小投资者,一旦出现恐慌性抛售,大盘暴跌带来负面影响难以估计。
与退市、新股新政带来的冲击相比,两大交易所给券商开出减费利好,则可能引发市场过度的积极反应。资深券商人士艾先生认为,如果监管层单独推出减费政策,券商股可能遭到爆炒,上证指数涨个七八十点也有可能,普通散户最后可能成为游资投机炒作的接盘方。
艾先生的判断是,监管层把各项政策集中推向市场,让市场自己去判断未来的影响。同时,避免了单一突发性政策对短期走势带来过度影响。
政策面消息频出,专业投资人士却对市场更加谨慎。
“长假结束前一天,我就给客户陆续发短信,注意节后第一天的市场变化。”某中型券商客户经理李恒(化名)告诉记者。5月2日开盘后不久,李恒就在其建立的专属的客户QQ群里,对客户发出卖出券商股的建议。
在李恒发出卖出建议之后,有客户也发出质疑,“是不是券商股应该再拿几天,行情这么好!”李恒的回应是,券商股是纯粹的概念炒作,缺乏足够基本面支撑,资金会借利好出台撤退,所以应该快进快出锁定利润。
作为一名资历超过10年的资深经纪人,李恒对所谓的减费利好有自己的判断,“减手续费是被逼无奈,现在券商的日子非常难过,尤其经纪业务萎缩的厉害。上个月北京证监局牵头设定新开户最低佣金标准,强调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券商收入。但现在A股新开户数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僵尸’账户,对券商难有实际帮助。”
机构紧急调仓
虽然监管层试图在最大限度内降低政策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但是游资依然借助利好氛围疯狂了一把。
5月3日上市的西部证券、翠微股份两只新股均遭到游资疯狂狙击,分别暴涨66%、56%。资质平平的券商新股西部证券静态市盈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8倍,翠微股份市盈率水平也远高于北京同业上市公司王府井、首商股份。
郭树清曾在多个场合倡导蓝筹价值理念,甚至史无前例地明确表态上市公司的合理市盈率水平应为20倍。同时,IPO发行制度改革、新股退市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也是在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估值水平合理回归做政策疏导。
华泰证券分析师刘英认为,短期市场回暖给了游资发挥的空间,中国股市历来有炒新的风气,监管层同时又没有足够的手段对游资的操作加以监控,普通投资者的跟风投机习惯短期内难有改变。
在游资大肆炒新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却在逐步调整着持仓结构。
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投资策略上加大了对沪深300的投资比重,同时继续降低对中小市值股票的配置。对中小市值股票减持策略,首先是小型公司抗风险性能不足,在宏观经济转向的背景下,业绩波动过大。同时,监管层连续的新政出台,对中小市值股票带来的估值压力仍然需要释放。
数据显示,在“五一”节前主流基金采取了减仓策略。根据招商证券的基金仓位测算,今年2月基金仓位有一快速提升的过程,到4月初偏股型基金仓位达到80%的峰值位,之后在4月底出现一个快速减仓的过程。
“基金减仓主要是对4月份经济数据感到担忧。”一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基金经理表示,现在主流机构资金的操作缺乏足够的趋势性判断,依然是以持仓结构调整为主。机构担忧的仍然是经济下滑对实体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4月经济数据一旦明朗化,可能形成短期的一致性操作。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静待4月经济数据出炉;另一方面由于担心A股融资在二季度加快发行,机构操作策略异常谨慎。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沪深两市共有48家公司完成IPO招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合计募集资金约344亿元,环比下降18.68%。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预测数据,2012年沪深股市IPO数量大约有300家,融资额会达到2700亿至3000亿元,保持2011年的融资水平。
今年3月,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推出再融资预案,两家银行合计融资额高达800亿元。虽然两家的增发方式均为定向增发,对流通股股东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对机构投资来说,进行必要的持仓调整,调动资金参与增发是必然选择。而中国邮政速递拟上市融资99.7亿元的消息也引起了市场的普遍担忧。
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王巍认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场并没有重量级的IPO登陆,预计在二级市场回暖的过程中,类似中国邮政、中国建材、陕煤股份等超级国企大盘股的IPO计划将陆续登场。
前述私募总监直言,“监管层最希望看到的是,市场不要大涨也不要大跌,同时新股还能顺利发出去。无论是IPO制度改革还是退市制度的出台,乃至遏制新股投机、疏导合规资金入市,都是在为股市融资通道保持通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