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岁的女人,最需要学习爱自己,而不是去爱别人。爱自己,最终得到归宿,成则为王,其他的都不重要。无论如何,两个人一起走,好过一个人走。
猛然间发现,我周围净是一些单身男女,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每天都呼喊着孤独寂寞,急需要一个怜惜自己又疼爱自己的人。让我琢磨不透的问题是,既然大家都是孤单一人,彼此搭伴组合成情侣岂不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吗?
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现实中并不多见。他们反而互相排挤,就像是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遇到了安第斯山脉的土着居民,大眼瞪小眼地相互注视着,却连语言都不通。
如果一定要指出哪一方的错误更大,我想应该是女人。大部分男性在这方面还是有具体要求和目标的,而女人只是茫然地等待。
当然,社会的某些弊端也造成了这种状况。读书的年龄,大家都在一心奔学业,为了更美好的前途,专注于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又为找个好工作而奋斗,等真正成为职场中人,又开始为升职加薪而日夜拼命。
这时候举目四望,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子太小了,自己交往的人也太少了,不是同事就是领导,每天加班到深夜,哪里还有机会去认识优秀的男人呢?这简直像“中彩票”一样困难啊。
小时候,妈妈经常说“考上大学就会有男朋友了”“每个女孩生下来,就会有一个男孩子在等着她”,这些童话般的话语让女儿们产生了美好的幻想,可是有一天,当她们长大后才猛然发现,世上有太多没有对象的孤单女孩。
更悲惨的是,很多人甚至没有恋爱经历,没有尝过被爱的滋味,还有一些女人匆忙结了婚,又因婚姻生活不幸而再次单身独居。不要再用“现在我只想着工作”“不是非得恋爱,人生才会丰富”这样的借口了,因为根本没人相信,单身就是单身,明眼人都能看出你脸上写着的寂寞。
我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小姨。30多年前她是个具有革命气质的单身女性,不仅聪明幽默,更难得的是有着出众的美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才貌双全,秀外慧中。
那时的她总认为恋爱或者婚姻都不是必需的,一个人生活更自在,因此她到处去旅游,还独立开创事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无暇其他,日子就这样蹉跎过去了,她一直都没有嫁人,直到去世。
如果说人生就是以结婚和繁殖后代为目的,恐怕有点儿过分。但是什么人可以活着但不需要爱情呢?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会把上帝当成丈夫或者妻子来爱,佛教的僧侣看破红尘,六根清净。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以外,还要爱上陌生人,与之结缘。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就是依靠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关系。
爱情决不能等待,不能乞求上天的赐予,而应该去堂堂正正地积极争取。爱情需要天生的智慧和后天的时运相结合,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并能获得美好的结局。对于三十几岁的单身男女,这个法则更加适用。
市场经济引发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恋爱也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出现了新的特征。当恋爱的高峰季节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拼命寻找心仪的对象,相对于个人而言,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自然会减少。不管你多么想结婚,如果你不趁着恋爱旺季抓紧寻找的话,机会就越来越渺茫。记住,优秀的男人不会坐在那里等你。
我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单身生活后才结婚的,差点儿就变成没有对象的单女中的一员。
如果要问我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我只能说那是到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脑海中突然萌生的危机感,让我幡然醒悟,“这样下去真的会嫁不出去”。那时候的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谈恋爱了,性格也不好,而公司里又都是女职员。
周末我主要和妹妹一起玩,身边包围的全是同性。自从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像是疯了似的开始寻找爱情。上网聊天、去学习班、晚上去酒吧,甚至增加了旅行的次数,同时还刻苦学习化妆方法,苦练跳舞和撒娇。
这期间我遭受了不少嘲笑,还遇到过危险的情况。但今天回想起来,我一点儿都不后悔,那段时间所学到的知识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基础,这也是在任何一所大学里学不到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机缘巧合,我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刚开始我对他并没有一见钟情,只是觉得他看着还不赖。就这样我们成了一对并不浪漫甚至有点老土的笔友(那时他生活在美国,而我在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