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查理周刊》刊登的漫画。(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01月12日讯】1月7日至9日,法国度过了50年以来最为艰难的53小时。在短短的3天中,总共有17人死于至少4名凶犯发动的恐怖袭击。目前对《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事件已告一段落,3名凶犯被击毙,1名凶犯自首(后被证明与恐怖案无关而释放),1名女性嫌疑人Hayat Boumeddiene目前仍在逃。
法国政府在此期间出动了近9万警力围捕嫌犯,此外还动用了特种部队、至少5架直升机、坦克以及装甲车。法国总统奥朗德9日当晚在爱丽舍宫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他感谢法国安全力量的勇气和效率,但同时告诫“对法国的威胁没有终结”,他呼吁法国民众团结一致,动员起来,高度警惕,并称不向任何压力屈服。
这场恐怖袭击引发的悲剧也牵动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从1月9日开始,巴黎、伦敦、柏林、纽约、华盛顿,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各地的人们点燃蜡烛,手举写有“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的标语,声援《查理周刊》,哀悼遇难者。社交网络上,也纷纷掀起名为“我是查理” 的运动。一时之间,“我是查理”的标语显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惨案之后,有舆论说,《查理周刊》一贯言论过界,是对某些宗教的挑衅。不管《查理周刊》表达了什么观点,他是用自己的一支笔在说话,他是用人道的和平的方式在讲话,没有造谣诽谤,更没有滥杀无辜。任何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有这样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查理周刊》年讽刺过的对象包括: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穆斯林、犹太人、同性恋、共产主义、中共政府、金家王朝;西方政要如希拉克、萨科齐、默克尔、卡恩等则更是经常性的“躺枪”。其犀利的言语和辛辣的讽刺,也屡屡引发被讽刺者的不满,《查理周刊》甚至还成为罗马教廷1700年来唯一一个请律师起诉的杂志。
然而这一次的报复却演变得如此暴力血腥,尤其是暴徒对倒地警察“补了一枪”,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1月10日对该恐怖袭击的报道,无疑代表了全球绝大多数新闻媒体人的心声:“过去四分之一世纪期间,先后有过不少使用恐吓手段压制讽刺和异见的尝试。伊朗政权确立了先例,发出针对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追杀令,就为了他写的小说《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朝鲜最近使用网络暴力试图阻止一部嘲讽该国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的电影发行。
现在,我们又见证了巴黎街头的骇人景象。自由世界对此的反应必须是坚定不移的。《查理周刊》也许是一份与本报非常不同的出版物,但其采编人员的勇气—以及他们的出版权利—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新闻从业者感觉不到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金融时报》的这番评论可谓经典深刻,尤其是最后一句“没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就没有价值”,也正是《查理周刊》的核心理念,为了维护这个理念,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义无反顾。
除了新闻界,许多其他各界的领导者也都誓言要捍卫这种“言论自由”的理念。1月9日惨案发生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其社交页面上表达了对遇害者的哀悼,并重申了公司对言论自由坚定支持的立场。扎克伯格写道,一个巴勒斯坦极端分子也曾表达要将他“判处死刑”,因为Facebook拒绝删除与先知穆罕默德有关的内容。对于此次巴黎恐怖袭击,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拒绝沉默,因为这是一个“人们可以无所畏惧,自由表达的场所”。
扎克伯格的此番表态引发了不少大陆媒体的关注,因为就在不久前扎克伯格还拜访了北京政府及其领导人,并在硅谷高规格接待了大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外界据此猜测扎克伯格为了谋求Facebook进入大陆市场,将服从北京政府的新闻审查。
一位中国网友据此在其网文中写道: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第77届国会咨文中提出四种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恐怕对于今日之中国更有反思意义。我们以位列“金砖四国”(BRIC)为傲,但恐怕不知我们也与叙利亚、伊朗、朝鲜一同被列入“SICK”之国—世界上仅存的不能登录Facebook等网站、被一道无形之墙所封闭的几个国家。
可以看出,《查理周刊》遭袭后,除了表达对极端恐怖主义的谴责和绝不屈服以外,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民众,也开始重新反思“自由理念”的真正涵义。或许正是这种反思,将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从追逐“市场利益”,拉回到重塑“自由理念”。反之,如果在自由言论上追求对各个角度的绝对正确,新闻报道将成为一片空白,正如《纽约客》所说,“请欣赏如下在文化上、种族上、宗教上、政治上均正确的漫画插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