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5-04-22 00:25:22作者:李德良
4月17日晚11:00展开,大批信众将镇澜宫内大殿及遶境途中挤得水泄不通。由副总统吴敦义、台中市长林佳龙及镇澜宫董事长颜清标等人扶轿起驾,现场挤满阵头、信徒,锣鼓喧天、哨角齐鸣。(网络图片)
每年大甲妈祖遶境,几乎是台湾宗教界的头号大事,数百万的百姓沿途膜拜,成了众所瞩目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甚至与台南盐水峰炮一样,与观光结合在一起,成为“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
从“艺术”角度欣赏遶境
现在也有许多西方人很喜欢这样的庆典,他们将之当成民俗活动,并且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遶境的队伍,认为各种神像的脸谱、服饰、造型与色彩,乃至八家将的阵头,都是一种艺术的美。(网络图片)
林默娘的故事
林默(960—987年),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相传其出生时红光绕室,异香氤氲。因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取名为“默娘”。
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岁,犹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风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还,而父遇难。于大海遍寻父尸,三日负尸而归。时人感其孝道,称为孝女。
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头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将其肉身立庙祀之,至今莆田湄州祖庙尚存其肉身神像无损。羽化后常显威灵,香火不绝。又迭于海上显圣救难,为各地航海人士奉为圣神,尊称为妈祖。历代皇帝均有封赠。
南宋高宗敕封“灵惠昭应夫人”。元世祖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成祖晋封“弘仁普济天后”、清康熙加封为“天上圣母”、乾隆时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后宫之祠庙。为世人所崇拜、祭祀。
在中国特有的“神传文化”里,人虽然臣服于神,但人却也可以透过清心寡欲、修德行善而成神、成仙、成道、成佛。以妈祖为例,她本名林默娘,是北宋福建湄洲人,父母亲均笃信神佛,乐善好施。一日梦里,母亲见观音大士赐丸,不久即告怀孕;又因出生至满月不曾哭啼,故取名默娘。(看中國图片)
妈祖为何要遶境?
妈祖为什么要遶境呢?因为妈祖的主灵来自中国湄州,其他各地的妈祖庙都是经过“分灵”而产生的。台湾各地的妈祖庙,很多又是由北港朝天宫的妈祖所分灵,于是每年农历3月妈祖诞辰时,各地的分灵妈祖,必须返回朝天宫祖庙进行谒祖、进香、刮火仪式。届时全台湾各地大大小小的妈祖庙神像,这几天全部都聚在一起,信徒们称之为“妈祖回娘家”。大肆庆祝诞辰快乐,加上百万信徒膜拜朝圣,场面超级壮观!
对于旁观者而言,祭拜活动只是种具有心理作用的民俗活动;但对于善男信女而言,神对他们是真实的存在。善男信女拜神,神也就眷顾他们。
从“神传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民间信仰,虽然各自崇拜不同的神,但“敬天信神”的精神是相同的。
相信祭拜的神,也就等于相信有异于人间的“超越世界”的存在。人在神面前,当然得臣服,得放下人的贡高与我慢,承认身为人的渺小与局限性。向神祈求的同时,当然立身处世也得遵守神的教诲。
从庙会到社会
在传统社会里,庙会活动往往是社稷中很重要的活动。中国传统中的节庆,都是与“祭祀”密切相关的。有的地方人们则是会集在“庙”,节庆时就会有“庙会”,以祭祀、牲品、及戏剧演出礼敬神明,然后人们也正好吃喝玩乐一番,美其名称之为“过节”。
而祭祀神明或祖宗的活动,都是在“社”、“社树”、与“社坛”中举行,人们透过在“社”的会集,因而形成“社会”,这正是“社会”一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