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的卜术精准,他在生前即享“遇事能前知”之名。(图片来源:Pexels)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被称为百源先生,諡康节,后人称之邵康节。邵雍之所以被称为“百源先生”,据说是因为大家觉得他能够将许多事情看得非常透彻。
邵雍是北宋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还是知名的预言者。邵雍的卜术精准,他在生前即享“遇事能前知”之名,因此后世流传了不少神奇的故事。他与程颢、程颐、周敦颐、张载合称为北宋“五子”。邵雍的重要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铁版神数》、《梅花易数》、《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
出自于李之才门下的邵雍,对易经有深入的研究,还在易经的基础上另外开拓“象数”学的领域,运用完整的图式来阐述宇宙的演化和社会的演变,同时继承发扬了希夷祖师陈抟的“周易先天图说”。融合儒道两家的知识体系、秉持历史是依照天象定数所演变的邵雍,建构出“以天道推论人道,以先天推论后天”的学术理论。由于他对后世易学的影响深远,因此后人尊称他为“邵子”。
幼年好学云游四方
邵雍自小聪明,但是却不参加科举考试,仅是隐居于苏门百源上,用功好学,他几乎什么书都读,在向学期间亦锻炼出刻苦坚强的耐力。严寒时,他不使用火炉驱寒,夏暑时,他不使用凉扇除炎,他甚至已经好几年没有夜寝于席子上了。
邵雍在历经苦读后道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向古人学习,而邵雍发现自己独缺观访四方的经验。于是他开始越过黄河、汾河,涉过淮河、汉江平原,游历齐、鲁、宋、郑的废墟遗址。自各界巡游后归返的邵雍,说道:“道在是矣。”遂不再外出游历。
李之才的高徒与洛阳挚友
身为陈抟的第三代传人李之才听闻邵雍勤奋不怠,亲自造访,问他说:“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随后邵雍拜其门下,李之才即传授他《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等深奥的易学知识。然而,邵雍玩心高明,懂得观察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明察远古今世之变与走飞草木之性情,诸事皆能融会贯通、妙悟自得,庶几所谓不惑。然而,邵雍拥有这般成就,多来自于他领悟力高,能够自行悟道。邵雍身负才学,因此曾于宋仁宗与宋神宗时期,被推举当官,但是他均称疾不往。
邵雍迁居洛阳时,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结为好友。辞官的富弼退居洛阳时,亦与邵雍结为好友,他拒绝与宾客往来,唯独厚待邵雍,只要邵雍拜访,不限早晚,一定与之相会。这些聚集于洛阳的文人雅士共有十三人(一说十一人),他们一同置酒赋诗相乐,是谓“洛阳耆英会”。
这些好友的真挚情感在遇到事情时更显真实简朴,当邵雍年老患病时,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还晨夕相伴、用心照顾。程颢为邵雍撰写铭墓时,亦道出对邵雍的了解:“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宋史》亦载:“邵雍高明英悟,程氏实推重之。”
除了邵雍的友人赞之,连喜爱《皇极经世》的朱熹,在面对他人的询问:“学者有厌拘检、乐放舒、恶精详、喜简便者,自谓慕尧夫为人,何如?”朱熹亦赞道:“邵子这道理,岂易及哉!他胸襟中这个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如何不做得大,放得下。今人却恃个甚,敢复如此。”
遇事能前知,神奇的预测术
邵雍拥有超凡的卜测数,遇事能前知,因此民间流传着不少的神奇故事。据说邵雍出生时即现异象,他的母亲在山中时,突然看见云雾出现大黑猿,她心有所感,后来就怀孕了。临近产子时,庭院还出现了寒鸦遮天的吉祥征兆。刚生出来的邵雍,头发即遮住了脸颊,还生出牙齿,并能呼唤母亲。邵雍还曾发生跌落深涧中,却毫发无伤的奇事。
邵雍有几则著名的预测故事,在此略提一二。邵雍曾静观杜鹃鸟的啼叫,判别天象征兆,洞悉大宋即将发生大乱,并告知儿子可往蜀地避乱。当邵雍逝世,他的儿子举家迁往蜀地,果然避过北方民族的侵袭,顺利躲过战乱灾害。邵雍还曾在生前运用精准的预测能力,保住自己的墓地不被盗,同时亦保障了后代子孙的相安无事。
富涵深意的蒙学诗〈山村咏怀〉
邵雍不仅善预测,在易学领域有所成就,还开拓“象数”领域,他是思想家、理学家,还是位诗人。相传以隐晦的词句预言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一共十首诗的〈梅花诗〉是他的作品。此处欲介绍的是填镶了一到十,极富童趣的蒙学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的意译是,走了两三里路,在烟雾缭绕的村落中,看到四五户人家,以及错落其中的六七座亭台,还有那绽放娇颜的八九十枝花。
这首镶嵌着数字的诗作,巧妙地以十个数字串联起纯朴的乡村图景,而场景由远方至近处,层层推进,视觉画面自然随之由模糊不清至清晰明亮,景物则由小至大。从村落的外部开始推近,再至亭台建筑,最后呈现在面前的,是近观而察其美的花儿。
邵雍凭借清丽古朴的文字,将景物淡淡地勾勒出来,不带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就将自然万物的简单表现出来。然而,话说描述的景物简单,实则蕴含深奥难测的自然法则。一位深了万物运作、阴阳消长之人,却写出不需多花费时间来琢磨字意,解其玄奥的诗作,这当然自存道义之理。万物由“道”所生所化,“道”亦为宇宙运行,自然变化之法则。或许,邵雍借着如此闲淡素质的言词来告诉大家,符合自然法则的运作、不含雕琢的宇宙万物才是最为高深。
因此,在〈山村咏怀〉中,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诗句,让尚未历经世间凡事的俗尘所蒙蔽的幼童来阅读是极为适恰的,相信透过那一双双澄澈明亮的眼睛,能够比遍读万卷书、走遍万里路的长者,看到更多动人心弦的东西。最深的道理往往存在最简单的事物、语句中。其实,这也是人人都会忽略、忘却的基本常识。
或许,邵雍写下这首诗,多少欲透露这层意思吧!很多时候不在于我们内在积累多少学识、双足踏遍多少地域,重点是渺小的我们在身处的环境里,能够从最素白简单却又复杂纷繁的阴阳万物中,解析多少、读懂多少。当然,还有让我们在面对难休止的俗事纷扰时,能够看透多少,同时提升性灵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