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长。
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
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后,春进入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开花。春从前几日的嫩芽,一夜之间长成万里青田。让人惊叹一声雷带来的天翻地覆。
惊蛰三候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古人将“五天”分为“一候”,“三候”即为一个节气。
一候:桃始华
桃花开始开花,自此渐盛。
二候:黄鹂鸣
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鸿
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春色中,虽万物争相热闹地喧闹斗艳,但桃花一出,万物都失了颜色。惊蛰之日,桃花始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与桃花共度春日,我最爱唐伯虎那段,他自称桃花庵下桃花仙,终日坐在桃花树下醉酒赏花,好不逍遥快活。
惊蛰如何养生
人在清晨如登山观海,胸中会有一股清气升起。
惊蛰日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需顺势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人在清晨如登山观海,胸中会有一股清气升起。若在春天迟迟沉睡,整年都可能暮气横秋,人也会越来越没精神。
一、起居方面: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二、饮食方面:
女以肝为用,肝为血海,主疏泄。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春季季节病”。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吃豆子
炒豆子象征除虫仪式。
惊蛰雷动,蛰虫“惊而出走”,一些害虫出来祸患人间,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除虫仪式,江浙一带用扫帚扫虫,湖北土家族有“射虫日”,客家人吃“炒虫”,这个“炒虫”不是炒真正的虫子那么恶味,而是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者是炒豆子、炒米谷,以达到驱虫的目地。
4、吃枸杞
贡菊、枸杞、清火养肝明目茶。
枸杞入肝经,能补血,入肾经,能滋阴,是平补阴阳的好东西。30岁以下的人,多少岁就吃多少粒,年龄大的每次吃三四十粒即可。年轻人火力壮,最好用水煮,可让枸杞药性有沉降之力,能补到肝肾里,既补得踏实又不会上火。
吃枸杞要把水和枸杞果都吃了才好。眼睛干涩、疲劳精力不济时可以吃一段时间。春天其实不需要特别补什么,脾胃和畅、气血流通就是最合适的补。
5、喝花茶
玫瑰花茶。
芳香类物质有通窍之效,此季适宜饮香气高的凤凰单丛茶。菊花茶、玫瑰花茶、茉莉花茶香气浓郁,可以助散发冬天积于体的寒邪,促人体阳气发,亦是很好的选择。特早生种春茶,个别已经上市,新制火气大,不宜立即品饮,可少饮尝鲜或放半月余退去燥感更佳。
三、情绪方面:
爱生闷气,按太冲穴疏肝解郁。(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按太冲穴疏肝解郁
常常郁闷、生闷气的人,肝气不能疏泄,瘀滞不通,会出现经前期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胸闷爱叹气,消化不良等症状。爱生闷气的人容易得乳腺增生,就是这样长久的不通导致的。太冲穴是人体的出气筒,可有效排出淤积的肝经毒素。
所以对爱生闷气的女性来说,每天多按揉太冲穴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太冲穴按起来会很痛很痛,一定要把痛点揉到不痛。每天按揉5分钟,坚持按几天一般就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