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到二十岁,已博通经史,作文一天可写几千字。(图片来源:Pexels)
据《宋史・列传・苏轼》,苏轼到二十岁,已博通经史,作文一天可写几千字。
苏轼文采惊人却得罪官员
宋仁宗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当时文章割裂怪异的弊端盛行,主考官欧阳修想要矫正这种风气,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提拔他为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门生曾巩所作,只放在第二名;苏轼又以《春秋》经义作文名列第一,殿试考中乙科进士。
后来苏轼凭借书信见到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让此人独出一头。”听到的人起初譁然不满,久了也就信服了。
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想要变更科举,苏轼上书反对,神宗感悟说:“我本来对此事就有疑虑,看到苏轼的奏议,心中便释然了。”当日就召见苏轼,问他当今政令的得失及自己的过失。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上书分析新法不适宜,提及国家的存亡不在于强弱,而在于道德的深浅;朝代的长短不在贫富,而在风俗的厚薄。但愿神宗能推崇道德而让风俗淳厚,不要急功近利而贪求富强。要以简易为施政法则,以清净为施政中心,才能使人民道德回归淳厚。
因为反对变法得罪了王安石,苏轼自请外调,担任杭州通判,后来调职湖州知州。又因为有些不便民的事不敢说,作诗讽谕,希望对国事有所补救。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其表面语句来断章取义,诬陷苏轼作诗诽谤皇上,逮捕入狱想置他于死地。唯独宋神宗怜惜他,安置他担任黄州(今属湖北)团练副使。苏轼和田野父老一起生活在山林溪谷间,并在东坡建筑房屋,自己号称“东坡居士”。
宋神宗厚爱苏轼亟欲重用
宋神宗多次有意再次重用他,总是被当权者阻挡。本想让苏轼完成至为重要的国史,姑且改用曾巩,但神宗认为写得不允当,就亲手写下圣旨,让苏轼调到汝州(较接近京城,今属河南),并说:“苏轼贬居在外反省思过,几年来体会更加深刻,人才实在难得,不忍心始终弃而不顾。”苏轼还未到汝州,上书自称饑寒交迫,有田产在常州(今属浙江),改至常州居住。
元丰八年,苏轼到常州。同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苏轼再度被起用。至元佑元年,苏轼已身穿七品官服,升迁中书舍人。不久,再升任翰林学士。元佑二年,兼任侍读。苏轼曾经留宿宫中,被召见入对便殿,宣仁太皇太后(英宗皇后,神宗时为皇太后)问说:“你前年是什么官?”苏轼回答:“臣是常州团练副使。”再问:“现在是什么官?”回答:“臣现在是翰林学士。”问:“为何突然升迁至此?”答:“遇到太皇太后、皇帝陛下。”说:“不是。”说:“难道是大臣推荐的吗?”说:“也不是。”苏轼惊讶地说:“臣虽然罪大不可言状,但不敢从其他途径进升。”说:“这是先帝(神宗)的意思啊!先帝每次诵读你的文章,必定赞叹说:‘奇才,奇才!’只是还来不及进用你而已。”
苏轼听后,不禁泣不成声,宣仁后与哲宗也哭了,左右在场的人都感动流泪。
天下奇才,名垂千古
苏轼在童年时,士人流传《庆历圣德诗》到蜀中(今四川中部),苏轼就列举诗中所言韩琦、富弼、杜衍、范仲淹诸位贤者去问老师,老师觉得奇怪,苏轼说:“正想认识这些人。”可见他自小就有此意志,要和当代德智兼备的人同等。
苏轼二十岁到京师,一日之间名震四方。后来遭遇祸患时,他的节义也足以坚持他的操守。宋仁宗起初读到苏轼、苏辙的制策(天子亲自出题考试的选才方法),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选得两位宰相了。”宋神宗尤其喜爱他的文章,在宫中读得忘了吃饭,称赞他是天下奇才。但是当不当宰相早有命定,唉!苏轼不能当宰相,又难道不是幸运吗?有人说:“苏轼稍微收敛一点,虽不被重用,也应当避免了灾祸。”只是,假使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行为,还能是苏轼吗?
苏轼奇才在很多书中都有生动的描述,如《甲申杂记》记载,天下的公论,虽是仇敌也不能改变啊!御史中丞李定审问苏轼狱案,同僚都不敢过问。一天,李定在崇政殿门口忽然对大家说:“苏轼真是奇才呀!”众人不敢回答。李定又说:“虽已是二、三十年前所作的文字、诗句,苏轼引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字差错,真是天下之奇才呀!”李定说完叹息不已。
苏轼不仅是天下公认的奇才,他的节义操守、仁厚爱民之心,更使他名传千古。《宋史》记载,元佑四年,苏轼因为议论政事,被当权者所恨,又自请调职外地,任杭州知州。期间他修湖筑堤,解除了人民大患,杭州人名为“苏公堤”。二十年间苏轼再度莅临杭州,施德于民,家家有苏轼的画像,百姓饮食必向他祝福,又建造生祠(为活人立祠奉祀以表示感佩)报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