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8月28日讯】曾经在中国债券市场闻所未闻的违约事件,正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本月以来,当东北特钢连续违约事件持续发酵之时,“15国裕物流CP001”未能按期足额偿付,为中国债券违约事件又添一例。
工人日报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正加速释放。据统计,仅上半年,中国信用债违约总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截至7月底,国内信用债市场共有18家发行主体的3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247.6亿元。下半年,国内债券市场到期规模将高达4.44万亿元。其中,煤炭、钢铁等债券违约高发行业到期规模为7000亿元左右。债券市场面临的兑付压力前所未有。
日趋频发的违约事件和日渐增加的违约风险,正在打破债券市场的“刚兑神话”。
长期以来,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当企业尤其是国企,其债务到期无法兑付时,为了挽救信用、稳定市场、保护企业及投资者,总有大股东、政府等其他主体的接盘兜底。在种种隐形担保的支撑下,处于“刚兑信仰”中的国内债券市场,在2014年以前一直没有出现公开债违约。即便是“刚兑”被打破之后,不少违约债券最后也未出现实质性违约。
没有违约的债市注定是不健康的。“在债券违约时,刚性兑付虽然能够暂时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能够缓解一时的社会矛盾和维稳压力,但其本质是在‘麻醉’投资者的投资理性,使投资者丧失市场风险的判断能力。
随着企业直接融资占比的提高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将刚性兑付比作市场的“癌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刚性兑付背后捆绑的隐形担保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隐形成本,也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错位和效率低下。刚性兑付使企业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杠杆率不断提高,风险积累也越来越大。
文章指出,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必须打破“刚兑”,这已成为各界共识,也正在成为现实。2014年,国内第一支公开债违约之后,相关各方仍在做本息全额兑付的“刚兑努力”。而今年以来,债券违约接近70%是央企下属子公司和地方国有企业等国有部门的债券违约,其中目前已经偿付的不足15%。
随着违约事件的发生,债市“刚兑属性”最强的发债主体也摘下了“刚兑”的光环。
而随着“刚兑”的打破,国内债券市场的变化已经开始。一方面,市场主体更加谨慎。今年前4月,已有上百只企业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额度合计高达1009.1亿元。另一方面,市场评级更加理性。今年以来,评级机构对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下调更趋频繁,仅7月就有45只债券的评级被调低,创下年内单月新高。
毫无疑问,随着债市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信用债风险将面临市场定价,风险敞口无疑较政府隐形背书时代有相当幅度的上升。
但这或许才是债券市场的本来面目。当政府等隐形担保让位于市场风险之后,谁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既然市场已经开始逐渐显示自己的面目,那么市场的法制架构就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所有的事情要依法地进行、依法地违约、依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