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中国政经局势风云突变。(图片来源:网络)
【看中国2016年12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回顾2016年,中国政经局势风云突变。房价飙涨导致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在即、资金急剧外流规模达数万亿......现筛选出与2017年中国经济休戚相关,又和民众有密切联系的2016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以飨读者。
1、美联储加息与川普(特朗普)上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这是时隔一年后的再度加息。此次加息,中国国内资金流出压力将增大,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将下降。
美国新当选总统川普或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在贸易和关税方面,川普在竞选时曾表明要在就任总统首日宣布中国为操纵货币国。另外,贸易保护主义和提高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出口,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2、人民币贬值、资本外逃与外汇储备的警戒线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资本回流到美国,相应的在中国的资本会加速外逃。结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在始终取得年度贸易顺差的情况下,中国外流的资金是相当惊人的。
中国经济下滑,从官方意愿和市场方面的预期,都产生人民币贬值的趋势。而且针对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问题,中国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态:现在经济对房地产依赖较大,弃房价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
所以中共当局会保楼市,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当局会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
另外,中国央行干预汇率也耗费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底曾达到高峰,为39,932.13亿美元。今年11月末,外汇储备降为30,515.98亿美元,和2014年6月相比下降了近1万亿美元。
很多分析师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外汇储备充足率的评估方法,来测算中国外汇储备的警戒线。中金公司在报告中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要保持在2.6万亿美元以上。
3、中国楼市房价问题与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泡沫史无前例的巨大,参照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历史:日本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40年时间,房地产经过了兴起到破灭,给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至今经济仍然没有恢复元气。
而中国从1998年到现在(期间还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走完日本40年的历程。
以至于中共政治局多次开会,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除了提出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位置及防控资产泡沫外,并且对2017年楼市做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4、中国高税负令个人和企业都不堪重负
前几年有官员称中国人均税负万元,引发舆论热议。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其财政收入每年增速惊人,可见中国税负加重。在个人方面,个人所得税方面被指为是“劫贫济富”税,收入低的群体却多缴税。
企业各方面负担的税负也非常高,令企业不堪重负。如果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总税率”指标来衡量中国企业所承担的税负,2013年—2016年,中国企业总税率分别为68.7%;68.5%;67.8%,68%,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共五级政府每年花掉的公款高达20多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3以上,而且还在迅速增长。多年被提及的财税体制改革仍未有结果。
另外,房地产税和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凸显中央和地方矛盾,中央将地方的事权、财权上收,其中原本是地方第一大税种的营业税,也被改为增值税归中央收取。房地产税立法最快将于2017年通过,届时房地产税收入将全额划归地方政府,此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一种安抚。
5、债转股被地方政府和“僵尸”企业视为良机
债转股指的是债权转为股权。企业债务高企,不断发生的违约事件让银行业不良贷款额飙升,危机已经濒临爆发。当局发布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这给银行业带来了喘息时间。
但同时出现质疑的声音,认为这容易成为企业逃废债和“甩包袱”的新方式。回顾十几年前的那一轮债转股,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争相实施债转股,少数企业借机逃废债。最终由财政为部分债务和损失买单,继而将损失转嫁给全体国民。正因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以及产能过剩的企业将债转股视为“重生良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