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5月19日讯】近日,大连某饭馆发生的“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的事件引发舆论热议,在完整视频发放出来后,舆论继续发酵。
说起来,不过是一件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次冲突。一个4岁女童在饭馆内大喊大叫,惹恼了邻桌的年轻女食客,她便上前去踹了女童的椅子一脚,然后女童的妈妈就上前与年轻女食客扭打到一起,接着劝架的服务员也被裹挟进冲突之中,场面一度失控。
女大学生踹女童(视频截图)
事件中的情景之一,小孩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大吵大闹,这是在中国社会人们熟知的一种现象。别说是小孩吵闹,一些小孩乱翻别人的包,对路人指指点点,都不鲜见。一般情况下,被骚扰的其他客人或路人看在小孩子的份上,也就忍了。
事件的情景之二,邻桌的年轻女食客,报道中称其为女大学生,被激惹后直接就冲女童踹了一脚。这位年轻的女食客没有像大多数被骚扰的客人一样,能忍就忍了,而是怒不可遏地用踹女童一脚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虽然不多见,但能够理解。
事件的情景之三,女童母亲在自己女儿被踹一脚之后,立即冲上去与年轻女食客扭打成一团,并且服务员介入干预的情况下,场面一度失控。中国父母护犊情急,做出这般举动,挺常见的。
我不想去评判事件中的是非曲直,这只不过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常见情境之一种。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舆论热议,可能与大多数人对此都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有关。事件中有谁无辜吗?恐怕没有,哪怕是哪些沉默的被骚扰之后忍了的其他食客。
简单地说,我们社会的文化欠缺了公德教育的一环。纵容自己的小孩在公共场所骚扰其他人的父母欠缺了起码的公德教养;沉默的大多数被骚扰的其他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谴责或制止骚扰公共场所的行径;年轻气盛的女食客怒不可遏地去踹女童,显然也是缺乏必要的规训;护犊心切的母亲与女食客扭打成一团,并且不顾服务员的劝架,也明显反映出根本不顾忌这是公共场所的心态和做派。
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起码的公共道德修养;作为父母,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要约束所携带儿童的言行不骚扰别人。那些默许或者纵容儿童在公共场所放肆的父母,当然是欠缺了起码的公德教养。不仅默许和纵容,中国许多父母甚至会鼓励和指使自己的小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其实在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公共场合,都不难看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指使自己小孩露天随地便溺,哪怕厕所就在咫尺之遥。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例,在某快餐店的门口,一个打扮入时的年轻母亲让自己4、5岁的儿子在店门口冲着外面就直接撒尿,不遮不掩。
几乎在任何一个中国大陆城市街头都能看到指使孩子随地便溺的父母
父母对自己小孩肆意扰乱公共秩序不以为然,而受到骚扰的其他人也同样缺乏维护公共秩序的公德心。大多数人“成熟”的方式就是容忍、忽视,侧身而过,罕有当面谴责、干预的例子。像汽车驶入非机动车道是违反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但无论是中小城市,还是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出现类似情况绝大多数人最多嘟囔几句,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中国人去干预、制止这样的失德行为,反而是见过有外国游客将自行车横在违规的车辆前面,告知其不应该占据非机动车道。
北京街头一位外国游客将自行车横在违规穿行非机动车到的汽车前,要求司机驶出自行车道。
某种意义上说,纵容熊孩子的父母,与沉默容忍被骚扰的路人,其实一体两面,不认为自己对于公共道德负有责任。即便是有所反应,也不是诉诸维护秩序的动机,而只不过是宣泄愤怒。上前去踹女童的年轻女食客就是如此。她其实算不上最过分的,北京就曾经出现过待停车的青年与推婴儿车的年轻母亲发生口角,因为后者占据了车位,然后驾驶人就冲上去将婴儿车里的婴儿抱起来直接掼地上的事例。
其实,如果要对这些缺乏公德心的行为人有所反应,应该针对的是他们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年轻的女食客首先应该提醒并且告知女童的母亲管束好自己的小孩;如果无效则可以要求饭馆服务人员来协助维持秩序,而不应该用缺乏教养的方式来暴力相向。
更令人沮丧的是,在这个事件中被年轻女食客踹了一脚的女童,她在缺乏公德心的母亲教养下,不难想见她成年后与踹她的年轻女食客其实不会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