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秋则花费了整整11年,才种出开花结果的苹果,被日本民众称为最傻的阿公。(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7年7月4日讯】在日本,有一个叫木村的人从1978年开始,在他那片8800平方公尺大的果园(800多棵苹果树)不使用一滴农药、一撮化肥种苹果,苦撑11年,最后终于成功了。
现在,木村的苹果已经成为日本家庭主妇“一生吃到一次就好”的采购清单榜首。而在东京一家高档的法国餐厅,如果你想喝到招牌菜“木村的苹果汤”,起码得提前一年预约。
木村的苹果与众不同,甚至是独一无二,它的味道极好,并且不会腐烂。
通常情况下,我们常见的苹果切开后放置一小会儿,它的颜色就会变成咖啡色,然后开始慢慢腐烂,但木村的苹果却不会腐烂。上文提到的那家法国餐厅的厨房里,一个放了两年的木村苹果没有烂掉,只是随着时间慢慢枯萎,越缩越小,最后变成了带有淡淡红色并散发着般甜蜜的香味的苹果干。
可就是为了这么一个苹果,木村坚持奋斗、等待了11年。
据报道,1949年8月,木村秋则出生在日本青森县岩木町一个普通的果农家里,可是他最不想当的就是苹果农。高中毕业后他就到东京工作了,后来回青森相亲,爱上了高中同学木村美荣子。木村原本不姓木村,姓三上。1972年,他从三上家嫁入木村家,成为入赘女婿,那时才改姓叫了木村。为了爱情,木村秋则选择了留下来结婚并继承了木村家苹果园,当了他最不想当的苹果农。
婚后的木村秋开始打理家里的苹果园。为防御病虫灾害,果园每年都要喷洒十多次农药,妻子美荣子对农药极度过敏,每当果园打农药的季节,她都会出:呕吐、皮肤溃烂,甚至高烧、昏迷的症状,他因此恨透了农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一本《自然农法》的书,受书中“不使用农药和肥料的农业生活”的启发,于是他下决心要种出不施农药、肥料的苹果。
说干就干的木村第二年就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他在其中一个苹果园里停止了喷洒农药和施肥。春天,园里所有的苹果树繁花似锦,木村高兴的像个孩子,可到了夏天,苹果树的叶子开始变黄,甚至枯萎掉落,这意味着试验失败。
但是,这一次的失败没有动摇木村的信念,反而让他把所有的苹果园改成了无化肥、无农药栽培的试验地,他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种植苹果树方面的书籍。为了除尽专门吃苹果树初春嫩叶和花芽的褐卷叶蛾、乱纹苹果卷叶蛾,还有会啃食叶子的尺蠖、蚜虫以及危害果实的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等不下三十种的苹果树害虫,木村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不结果的果园里,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喷洒醋液,像疯了一样的尝试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办法。
连续五六年的尝试没有一丁点效果,但他的做法却引起了周围果农的极大的不满。他们认为不喷洒农药虫害会让自家的果园跟着遭殃,因而极力抵制木村的做法。
当时正处于苹果市场行情极好的年代,青森的苹果农赚的盆满钵满,他们住进了别墅,开上了豪车。没有收入的木村秋则不得不外出打工来贴补家用。家人也无法理解他的做法,十年里,他的果树没有长出过一个苹果,女儿也曾在作文中写到:“我爸爸是农夫,但是我从来没吃过家里种出来的果实”。
固执的木村就这样,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傻瓜,但他仍然咬牙坚持自己的信念。
可木村认为自己最对不起的是苹果树,他经常独自对着苹果树向它们道歉:“让你们这么辛苦,我真的对很抱歉。就算不开花也没有关系,不结果实也无所谓,千万不要死去”。
十年无果,木村感到心灰意冷,这一年的他想用死来阻断自己对梦想的坚持。本来想爬到山上寻死的他到山顶之后,却意外发现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树,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山上也有虫害,也没有农药和化肥,可为何能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木村发现,这里的泥土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这里土壤的松软度、气味、温度乃至味道都不一。此刻木村才明白:土壤才是种植苹果的重点。苹果树应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为了保护果树,愚蠢的人们却用农药将它隔离在大自然之外!
通过不断研究和试验,木村在果园里种植了大量的黄豆来改善土壤中氮肥的含量,并让土壤里面的微生物变得丰富起来。夏季,其他果园土壤表面温度达到35,木村的果园,却只有22度。在他的精心栽培研究下,果园开出了有史以来最美的苹果花,并最终结出了两个苹果,这让木村足足用了11年。
“木村苹果”凭着他甜美的味道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人们的青睐,2006年日本NHK《专家的作风》节目报道了木村栽种苹果树的独特方式。2008年一年,有超过4000人想吃他亲手种的苹果,只有2000人通过抽选如愿以偿,近6000人造访了木村的苹果园。
木村的故事也随着他的苹果流传到了整个日本,2013年,日本著名导演中村义洋把木村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奇迹的苹果》。
有人说这就是“匠人精神”,就是我们所懂的:极致、专注、创新、坚持……不过作为农民的木村说不出这番道理来,他只是“像傻瓜一样种苹果”身体力行罢了。他所谓的傻一次,其实就是傻一辈子。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费一辈子去做一件事,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傻瓜”的存在,才使得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原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