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是天下的人通病。古哲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许多事物的契机,常在一瞬之间,稍纵即逝。领导者如果缺乏敏锐的头脑.在需要马上决策的问题的时刻,犹犹豫豫,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就会把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丧失掉,给事业造成不该有的损失。因此,作为领导者,在机遇面前,要善于果断决策,果敢拍板。
汉朝末年,天下动乱,“英雄并起,割据州郡”。袁绍曾据青、冀、幽、并四州,确属“四世三公”,地广兵众,谋士如云,战将如林,其实力首屈一指,被公认为最有希望一统天下。但是,由于袁绍多谋少决,忧柔寡断,难决大策的致命弱点,屡失良机,最后,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于曹操之手,从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而死!
袁绍第一次兴兵讨曹,失利后,退军河北。曹操乘势挥兵征讨刘备,许昌兵力空虚。田丰见有利可乘,便极力劝袁绍:立刻再次起兵,攻打许昌。袁绍却以小儿有病,“心中恍惚,恐有不利”为由,拒不采纳田丰的正确建议。急得田丰以杖击地,叹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推搪,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
再者,如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许攸曾抓到曹军的一个信使,搜出曹操写给荀彧(读玉)的催粮加急信,他马上向袁绍献计:“曹操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令一军星夜抢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良机,两路袭之。”但袁绍却认为:“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拒绝了许攸的建议。在最关键的时刻,贻误了战机。倘若袁绍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战机,及时采纳许攸的建议,那么,很可能如曹操所说:“若袁绍用子远言,吾事败矣。”可见,当断不断,看起来似乎稳妥,实际却潜伏着更大的危险!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领导者谋而不决,等于无谋;决而不断,等于无决。身为领导者,必须统揽全局,成竹在胸,既要善于谋划,更要善于决断。对于看准的事情,要力排众议,果断决策,不为闲言碎语所左右。人云亦云,或“墙头草,随风倒”,是不足取的。
袁绍对三国时期的另一风云人物刘备,也是多次刀下留人,终养虎为患。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斩他的大将颜良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他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除去刘备。当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将刘备推出去斩首。刘备从容答道:“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可是不久后,关羽又将他的大将文丑,斩于马下。谋士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进言曰:“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徉推不知。”袁绍听后大骂道:“大耳贼!焉敢如此!”马上命令刀斧手,将刘备拿下、问斩。刘备又辩称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备也。愿明公思之。”毫无主见的袁绍听后,竞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极是。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容应对,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更可衬托出袁绍当断不断,谋而不断的性格特征。(笔者只是讲袁绍的寡断性格,不是主张必须杀刘备)
领导者见异思迁,出尔反尔,终究难成大事。广泛听取意见,让部属多提供几套方案,都是必要的。但任何“外脑”和智囊,都不能代替领导者自己的谋略。领导人的决断,最忌讳的就是面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端的繁杂意见时,抓不住要领而无从决断,以致蹉跎岁月,一事无成。若想稳操胜券,必须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