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书法是有感而发的,它的创作就是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心里话。(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写意”一词,其狭义所指,是中国书画中有别于“工笔”的艺术风格,所谓“似与不似之间”,“似”不行,“不似”也不行。书法是汉字的载体,就离不开汉字的书写,离开汉字书写就是“不似”,书法的本质是写意的,关键是“此意”不是“彼意”。书法的意,大都是心意、心画,是内心情感的表露。
写意书法不同于写形书法,写意书法与写形的书法的区别在于创作时的心态不同,写意书法是有感而发的,它的创作就是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心里话,它的注意力并不是在字的外形及通篇的章法,而是沉浸在若有若无的情感和意念之中。书法家在写的时候,不会留心字型,只是任情思在笔端流淌化为墨迹。
孙过庭《书谱》里这样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以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 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距于方圆,循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随珠和壁,异质同姘。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吝筌蹄。”
此段文字从书法的本质观、学习观、鉴赏观、笔法观、创作观、传承观、创新观等方面,对“钟、张、羲、献”的写意书法的本质规律、内容形式予以全面深刻的揭示,需要我们反复、仔细地进行体味。
纵观书坛,误解写意书法,有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把写型当作写意。
写意书法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而不是刻意地写形,那种通过各种手段去制造夸张变形的文字形式,好好的文字任由他们捏来捏去,要方即方,想圆就圆,写得字不是字,画不是画,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表达什么?
误区之二:把写古人意当作已意。
纵观现在书法大赛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写别人的意,而并不是写自己的意,也许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意可写,如是也就照着古人的意依葫芦画瓢。运笔书写已意是书法的灵魂,当运笔不能书已意时,抄写古人就成了唯一的出路,于是书法国展上也完全抄古人便可堂而皇之的展出,当书法家不是写已意而完全是写古人意,书法也就不再写自己的真性情,退离了书法精神的核心,而完全是以技法为旨归。
误区之三:把做形式当作写意。
形式的东西在书法中越来越多,现代书法已经成了展览书法,大尺寸、浓彩妆、高成本的运用,让意淹没在花里胡稍的装饰之中。书法是“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书无意于佳乃佳”,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以后我们能不能提倡“裸评”,去掉哪些装饰的东西,还书法的本来面目。
书法也即“舒发”,关键是要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不妨就提笔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