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吃汤圆的习俗流传广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开始,是我国农历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最早订出来的,时间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冬至这天,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冬至那天,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过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最冷。所以叫“冷三九”。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宋代。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老辈人有“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的说法。(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在我国闽南地区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冬至养生
民间都有说冬至进补的说法,按中医理论冬至一阳生之说,当节气运行到这一天,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其滋补功效。正因如此,使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尤其重要的进补日,冬补食品如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日常起居方面
1.注意防寒保暖。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好心情,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练,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气功、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5.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多饮豆浆,多吃萝卜、胡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番茄、荸荠、藕、白菜等。
寒冷的冬天,除了饮食的进补,还有从吃水果来补。在这个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最好,同时也能吃出一份健康美丽。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干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如梨、猕猴桃、甘蔗、柚子等都是比较适宜的水果。
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培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地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冬至也代表新生的开始,在度过最漫长的寒夜之后,一日一日迎来愈发灿烂光明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