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深究孔子学院的组成及教材,任谁都能很轻易发现,孔子学院里原来根本没有孔子。(图片取自《假孔子之名》纪录片脸书)
【看中国2018年4月5日讯】加拿大籍华裔导演(记者)秋旻制作的《假孔子之名》此刻正在台湾各地映演。片中记述加拿大多伦多公校教育局(TDSB)为什么会在2014年通过决议,终止和中国合作开设“孔子学院”,同时解释了加拿大人何以对这一学院从起初的欢迎,转而疑虑,最后竟以惊骇厌恶告终。
孔子学院无疑是中共近年对外推销“文化软实力”最经典也最成功的计划。自2004年在韩国开设第一间孔子学院以来,辉煌时期全球各地曾平均每6天就有一新设孔子学院揭幕挂牌。截至2017年底,他们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间孔子课堂,尤以欧美国家最密集。
此学院以“孔子”之名,成功行销他国。在西方人眼中,孔子甚至和苏格拉底、柏拉图齐具盛名,几乎就是东方哲人的代表。一个勤于周游列国,只为传布仁义之道的老先生,谁会不喜欢他?
另一方面,孔子学院主要以“中文”教学为业,还为合作对象提供一套完整、有系统的师资教材,在中国盛世空前,全世界都有人想学中文,以便跟东方巨龙打交道的时刻,孔子学院也就成了眼前最省事的现货。
对所有人来说都非常诱人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属正司局级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主导的计划,挟其庞大资金,几年间便席卷全球。“汉办”的“诚意”更是过人,根据推估的数据,它自2004年开办以来的总预算便超过20亿美金。《假孔子之名》影片中,一位接受“汉办”合作计划的加拿大校方人士即直言不讳:“汉办一开口就提供我们总额100万美金的教材和书籍,那对所有人来说都非常诱人。”(一般情况,每所孔子学院的开办费用约50万美元,由中国政府分5年支付,每年10万美元,之后自负盈亏。但也有大学得到一次性经费,如史丹福大学拿到400万美金,密西根大学是分5年获得125万美金,哥伦比亚大学是5年获得100万美金)
现实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因素,加上中国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所谓古老东方文明的魅力,让外国多所高中、大学、私人教育机构纷纷展开双臂拥抱孔子学院,更因为初期“合作对象根本不必花半毛钱”,且有助学校招生的附加红利,孔子学院前期推展简直势如破竹。
但也就在它到处风光插旗的一刻,很多人开始好奇孔子学院真正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首先,总部在北京的“汉办”虽然隶属中国“教育部”,但它的管理机制,却是另外由一特别理事会独立领导。而汉办首届理事会主席,正是2002年晋升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部长刘延东。由“统战部部长”统辖欲“弘扬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其用心还不够昭然若揭?
其次,理事会成员共计20名委员,委员组成则来自中国教育部、财政部、外交部、中宣部、CCTV、信息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副部长级别以上官员。以这番阵仗、规格“推广学习华语”,难道只是想证明“厉害了我的国”?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其中到底是着重人格养成的起始,还是政治思想教育的灌输,反照今日中国,已无从否认这句话的应用会是在后者。那么,孔子学院的诞生,又有谁能天真的以为那仅仅是“华语教学”的新天地。
双T问题只有标准答案
事实上,不去探究汉办背后阵仗,光从孔子学院主动提供的教材,任谁都能很轻易发现,孔子学院里原来根本没有孔子。
统筹中国各地孔子学院的汉办,不光决定师资,也决定教材。根据《假孔子之名》纪录片的叙述,那些教材与其说是为学习中华文化,毋宁是在宣传中国共党文化。
例如,由孔子学院举办的农历新年活动,会请学员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多为旗袍),但现场吟唱的歌曲主题,多半环绕在共产党或毛泽东身上,或是在其兴办的成果发表会让学员换上燕尾服,以声乐方式清唱:伟大领袖毛主席,引领我们前进…;另有孔子课堂初级中文教学,教材课本翻开的第一句范例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或是有老师会把“达赖喇嘛是坏人”当成学习例句。
另外,孔子学院的教师聘用和合作项目再有“汉办条约”,所有参与成员不能和法轮功有牵扯就不必多言了,它还严格设限了所谓“中华文化”、“中文教学”的内容范畴。他们会指示受聘教师(包括外国教师),若有学员针对双T问题(台湾、西藏)提出疑问,必须尽可能回避这类问题,又或者转移这个问题,又或者直接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作为唯一标准答复。
而渐次,当孔子学院布局更为广泛,以及中国经济影响力日大,中方将孔子学院作为政治工具便愈加无所顾忌。2007年,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汉办,就曾明示孔子学院是“中国(共)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尔后,还称“孔子品牌”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使用这个借口来教中文,一切看起来都很合理和合乎逻辑”。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最终,许多欧美学校开始意会到一个以学习华文、中华文化的教学体系,真正扮演的角色原来是红色中国“共党教育”的长臂,且被中共当成这几年来最得意的国际战略部署,由此才开始警觉孔子学院意识渗透的威胁,不仅是以共党意识强势主导,严重损害欧美自由主义学风,恐怕最主的要目仍在透过中文教学里的“美化中国共产党”,先期向世界各国“潜在的未来领袖”(孔子学院学员)进行政治洗脑,完全符合邓小平所倡议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孔子学院成立之初广邀合作对象时,自诩是仿效德国、英国和法国的歌德学院和文化协会,事实上,从建置、组织、合作形式,孔子学院完全自成一格,全无前例可循,可说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教学机构”。《假孔子之名》纪录片中,前加拿大情报局亚太主管朱诺.卡舒亚亦现身说法:“中共认为如果能在世界各地开遍孔子学院,就能影响、干预世界。”
至于所谓“以免费提供讲师和教材、补助文化活动经费等方式进行赞助,希望借此‘软实力’降低西方诸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忧虑,并促成各种交流。”等等说词,反使它的背后目的更加欲盖弥彰。
《假孔子之名》这部纪录片所传递的另一个事实,就是尽管事到如今,孔子学院历来在各地引起的争议,已可写满一整页维基百科,却仍然多有大学、高中、社区趋之若鹜。原因就在于“使用中国的资金,实在太容易上瘾了,一但上瘾就很难拒绝。”还有,就算身处自由民主社会,很多大学的管理阶层同样非常现实,他们只在乎钱。那些学院虽以孔子之名,到头来却成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最大讽刺。
在台北的一场放映会后,有与会观众似乎对片中关于孔子学院的批判未表认同,如同有加拿大教育界人士舍我其谁声援孔子学院,敬告多伦多教育局对中方送来的“大礼”不要不识好歹。那位观众对导演秋旻的质问是:你们不是都说中共很厉害吗,怎么可能手法会像你们影片中讲得那么拙劣(指孔子学院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
不待导演发言,这道提问的本身其实就已给了答案,借由《假孔子之名》,所有常人无不了然于胸:今天红色中国的意识文化输出模式,早已不在乎姿势究竟优不优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