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向的太快,确实让人不得不担忧起来。(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7月26日讯】股市这几天已经走出了三连阳,债券市场也因为全面的宽松,开始确认进入牛市。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定调,让资产价格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上涨。但是政策转向的太快,确实让我们不得不担忧起来。
尽管这次提出了不搞大水漫灌,但问题是哪次都这么说,但却无一例外的起到了大水漫灌的效果,最近一次就发生在了2015年1月份,我们也说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结果发生了股市牛,跟着债市牛,接着楼市牛。然后就是股市暴跌,债市暴跌,商品暴跌,外储3年损失了1万亿美元,楼市被迫转向强调控,但仍然麻烦不断,根本挡不住炒房的预期。
如今,在一轮调控周期的关键时刻,再次放松货币,开始主动宽松,这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广场协议,1985年,日本、德国等一些顺差国,跟美国这个逆差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被迫日元汇率升值,日本政府为了对冲汇率上升,对出口造成的影响,开始了漫长的货币宽松,从1983年开始,就大幅度的调降利率,从5%降到了1987年的2.5%,这一开始是对的,迅速稳住了日本经济,让日本国内的消费活力释放出来,几乎没有受到本币升值的影响。
但1987年的时候,日本的整个资产泡沫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上升,日本政府也已经注意到了问题所在,本来要加息,但却赶上了1987年美国股灾,这一下让日本人犹豫了,他们害怕大萧条重新席卷全球,所以延后了加息的时间,直到1989年以后,突然觉得土地价格和股市失控了,当时卖了东京的土地能买下整个美国,这才突然转向加息,一次就把利息从2.5%加到了3.25%,然后一年内先后5次加息,利率提升到了6%。
本来日本人是要压制泡沫继续膨胀,没想到这一下却刺破了泡沫,股市先崩盘,楼市后崩盘,整个经济陷入了通缩泥潭,一直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当年的日本到底跟我们的现在有多相似?
回到当前,我们虽然没有签订广场协议,但因为贸易的问题,引发了外部环境突然变化,目测外贸会大幅的放缓,所以要想维持经济稳定,必须在国内想办法,但是国内的问题同样很大,因为高房价几乎榨干了国民储蓄,让居民杠杆率接近了60%,所以我们看到消费的增长潜力在下降,必须消费品还凑合,而汽车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的消费,问题越来越大,这就证明大家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并不好。
那么最后思前想去就只剩下了投资一条出路,而投资最大的问题是,社会融资总额下降过快,同时利率也在下降,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不是供给的问题,而是需求不足,干什么都不赚钱,谁还敢投资。
如果要不是高房价,扭曲了国内的经济,现在放点水刺激一下,也是应该的,毕竟经济活力在下降,企业融资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此时再不救,那以后恐怕就会问题更大。特别是股市,债市我们现在都在低位,商品也不高,通胀也不到2%,所以有宽松刺激的资本。
但问题是,房地产这个巨大的泡沫横在这里,让我们实在是有些担忧,做个简单的比较,日本1990年最高峰的时候,东京圈核心区的房价是日本居民年收入的20倍,其他非核心地区,比如大阪和名古屋基本都是10倍,而我们现在北京深圳上海,动辄一套房都是500-600万,白领居民的年净收入不到15万,如果以居民算接近40倍,如果以家庭算,至少也有20倍。
所以不管怎么算,只要跟收入一比就知道,中国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大泡沫了,远超1990年的日本以及2008年的美国。为了支持高房价,让他看起来合理,都开始逼着我们的学者,想出来6个钱包的提法,透支3代人上百年的收入。这也真是没谁了,放眼全世界,纵观全球历史,中国这算是头一遭。
顶着这么大的泡沫,我们却要再次全面宽松,后果有点不敢想,这事以后怎么收场呢?虽然我们总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但老实说我是没有信心的,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
只要M2一反弹,肯定是加速泡沫上天的!还有一点我们跟日本一样,对于房价这块没有持有成本,所以会膨胀的特别快,甚至你的实体经济还没起来,房价已经又大幅上涨了,毕竟虚拟经济没有周期,全靠预期推动,甚至你刚要开始放钱,他就已经涨了。而实体经济则要踏踏实实的做几年才会有起色。
假设这轮放水再持续2年,到时候楼市天价泡沫,股市和债市也上去了,然后此时美国人又跟中国谈判了,要求中国去守汇率,也要求中国进一步资本开放,那么收不收兵呢?不收就财富外流,富人高位套现,收了就主动刺破资产泡沫,跟日本一样,先股市再楼市,然后跟着陷入大通缩,叠加老龄化。这一棍子下去,可能几十年都缓不过来。
所以,尽管宽松了,对股市债市是利好,我们的投资又能赚到很多钱了,但我们反而对于未来越来越悲观了。甚至有点迷茫了,因为前面已经看不到路了。如果非要在荆棘里找一条路的话,我还是建议应该立刻暂停房抵贷,停掉二套房以上贷款。严查首付比。进一步全面限售,锁死楼市流动性。把楼市先隔离起来再说,否则结局真就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