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果挖矿(图片来源:Flickr)
【看中国2018年8月4日讯】自安装汽油引擎的汽车诞生以来的130年间,汽车产业一直受制在原油的动向。本来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有望解除“燃油紧箍咒”,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制约因素”。作为车载电池主要原料的稀有金属钴出现了短缺,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跃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正逐渐掌控钴的采购网络。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丰田汽车副社长寺师茂树以及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CEO)西川广人等各车企高层,7月24日在东京霞关的日本经济产业省内出现。他们在这里举行汽车新时代战略会议,并制定日本车的电动化战略。
“钴的采购将成为最大的瓶颈”、“政府不能想办法支持吗?”会上出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的担忧之声。因为EV需要搭载很大的锂离子电池,且钴是制造电池阳极所必不可缺的材料。而钴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非洲中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占了全球产量的60%。
一、在“上游”刚果“爆买”
“离中国那么远,常驻那里很辛苦吧。”
“不会,最近还建成了华人街,我每天晚上都去喝点小酒。”
那里指的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日本国内大型商社的人员同刚从刚果回来的中国商人进行了以上的对话。
在刚果与赞比亚的边境附近还有全球数一数二的铜矿带“Copper Belt”。钴是作为铜生产的副产品,目前刚果的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6成,中国资本正在“爆买”稀有金属钴,并开始控制钴的采购网络。
例如中国的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GEM)在2018年3月跟瑞士资源巨头、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嘉能可(Glencore)签订了合同,将在3年里购买约5.3万吨的钴,相当于嘉能可2018至2020年预计产量的三分之一。
二、“好像完全控制了中东的油田”
跟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搭载小型锂电池不同,EV需要搭载较大的锂电池。依据市场调查公司的预测,2035年全球EV销量将达到1,125万辆,是2017年的15倍以上。随着EV的普及,钴的价格持续上涨,伦敦市场交易价格与2年前相比上涨至4倍。
虽然开发削减钴使用量的新一代电池技术也在推进,不过量产化需要时间。为了应对中国政府加紧向纯电动汽车过渡战略,全球的电池厂商跟汽车厂商目前不得不依赖刚果产的钴。
在2016年初,中国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从美国的自由港麦克莫兰铜金公司(Freeport-McMoRan)那边获得了全球最大的铜钴矿(滕科・富古卢姆)超过一半的股权。日本经产省汽车课表示:“就像完全控制了中东油田一样”。
情况更复杂是通过非法途径开采的钴从刚果流入中国,据称在刚果开采的钴中,非法开采占到1成。根据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称,露天开采雇用童工现象横行,通过童工挖掘出的钴流向中国的零部件厂商,最终可能用于全球销售的IT产品和EV上。
三、掌控“下游”宁德时代
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为世界上最大的车载电池厂商,在2016年6月底从德国宝马拿到了数十亿欧元的大订单;美国特斯拉CEO艾伦・马斯克2018年7月10月与上海市签订了建立EV工厂的协议,生产规模超过普通汽车工厂的2倍,年产50万辆。
日本经济产业省汽车课表示:“日本企业单独行动很难打入进去,将建立可以对钴等资源进行联合采购跟储备的机制”,并与各国协调,通过建立国际性的框架,防止非法雇用童工开采的钴流通到市场。
日本和欧美汽车厂商过于相信EV的时代不会一下子到来,所以自然也就没关注钴的问题,因此让中国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