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方公布的新一轮征税清单,有港商坦言:“没有美国市场肯定要完蛋”。(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9月11日讯】中美持续在贸易问题上僵持,大陆制造业面临冲击,日前台媒广泛报导台商正大规模从内地撤资。在大陆经营传统制造业的港商也受到影响,有港商坦言:“没有美国市场肯定要完蛋”,或许很多业者都无法挺过年关。有港商指出,经营困难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出现。
《苹果日报》报导,许多香港商人在80、90年代北上发展,其实他们正是打响“中国制造”的拓荒者,当时看准低成本及低人工的机遇发展,但随着内地政治及社会环境改变,他们面临许多挑战,包括与内地同业竞争,以及2008年广东省“腾笼换鸟”的政策,都使不少港商生意一落千丈、有人挺不住倒闭离场。
今年美中贸易战开打,被不少大陆港商形容是“猝不及防”。
在东莞经营铝制品厂29年的刘达邦,货品声誉好,远销美国,曾是美国得奖建筑用的指定材料。他受访时表示,在这半年自己不断反思在大陆经商的过程:“当初港商在东莞尽受礼遇,到近十几年生意不景,最近更成为政府针对及赶走的目标。”刘达邦估计,这次征税清单生效后,自己至少失去25%生意。
刘达邦说,自己本来只能赚5%到8%利润,重税之下难以有生意来。虽然根据他与客户的协议,他只是负责将货物运到港口,出海后船费及税率等由客户负责,理论上他并不直接付关税,但因为客户将面临重税,或许未必再愿意在大陆下单。“如果加了25%,我们与美国本土生产的价钱已经好接近”。
刘达邦的工厂位于石厦工业区,目前整个工业区都相当冷清。他忆述:“附近有一间港资企业,做手袋的,本来3000人现在只剩下1000人。”4年前该厂老板面对同样的关税问题,就有客户跟他说过:“你一定要搬去越南、柬埔寨,6%进口关税都可以省下”。
中国某工厂中,工人正在制作高跟鞋。(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经营困难早出现 承诺优惠转头空
事实上,2年前,东莞有约8万家港资工厂,目前已经剩下2.5万家,刘达邦提醒,港商并不只是贸易战中的牺牲品,而是早在多年前,港商已经是内地地方政府的针对目标。
刘达邦指出,往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早已名存实亡,“以前(地方政府)会安排一个专员帮我们看看政府有什么政策可以扶持我们,后来发现这些政策一件、两件都不行的,后来直接取消这个人,不管你们了!”。
说好的优惠拿不到,经营又越来越惨淡,刘达邦说,近年地方政府又针对港台商“开刀”,“我们一直都合乎环保的条件,环保证年年都很顺利发出来,但最近政府收紧空气污染的条例,我们要额外拿出100万人民币去改善空气处理。”
被问到是否会继续挺下去,刘达邦说,以自己的年纪已经很难到其他地方开发,但继续听下去,也可能会被地方政府赶走:“现在他们只是欢迎搞高新科技的外资企业,如果政府吸引到更多创新科技的企业来东莞,他们会正式逼我们走。”
除了刘达邦外,东莞厂商兼网络电台时事评论员杰斯坦言,在东莞设厂的港商“十个有九个都是将货运到美国赚钱”,因此港商主要是做美国客户的单子,“没有美国市场肯定要完蛋”。他也估计,很多业者都无法挺过年关。
杰斯的工厂主要生产纸盒,他正逐步将生产线转移到柬埔寨,他坦言,在国外成立生产线至少要花2年时间,期间客户流失量巨大,“我们当时有很多东西做不到,原因是工人的技术达不到,又要慢慢将机械搬进去,所以搬厂风险很大,胆量亦要很大。”
台湾不少龙头大厂,包括鸿海、台达、和硕、广达等,现在正准备将生产版图移出中国。图为鸿海集团富士康深圳总厂大门。(图片来源:中央社)
投资环境不明朗 加速厂商撤离
事实上,以贸易战为诱因,正在或准备撤出大陆的厂商已经为数众多,包括台湾不少龙头大厂如鸿海、台达、和硕、广达、宝成等。《日经》早前指出,早在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前,受大陆生产成本上升、不稳定政治及投资环境影响,已经有许多台资从大陆撤离、并到东南亚地区开发新生产线。
本月6日台湾陆委会披露,北京不断推出对台政策,而且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经常受各地台办等部门要求,必须“赞助对台工作”的相关费用、情况如同征收政治献金。此外,对于“不听话”的台商,大陆当局会实施政治干扰,以“分裂国家”、违反“一中原则”等政治认同为由,激起舆论讨伐,并设立网民或有心人士“猎巫举报”机制,纵容民间对台商强贴标签。而在大陆所有上市的外资公司,也被要求设立共产党党部组织,以加强控制。
然而,当局提出的优惠政策又往往得不到兑现。上月底《三立新闻网》报导,一名曾在中国青创基地创业的台湾人谢小姐,当局一句“政策有改变”,最后承诺的优惠全部落空。
港商、台商在大陆面对的经营问题,早就在多年前萌发。美中贸易战是加速他们撤离大陆的诱因,也将对无力转移生产线的厂商带来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