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图片来源:Adobe Stocks)
大学第一篇,依照朱子所说,本篇乃是孔子之言,而由他的门人曾子所记述的,本书的前面,朱子还做了一篇很重要的序,大家应首先一读。不仅读大学要如此,我们随便看什么书,都要先看序文,因为序文的宗旨,都是要将他全书的内容,提要的说明与评论,我们看了序文,就可以得到全书的要领,明了正文的意义与精神之所在,由此再读正文的时候,便格外易于理会,事半功倍,所以看书的要诀,就是先要看序文,把全书的要旨了解之后,再开始读正文。
你们看大学序言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这一句话,就将大学全书的意义与精神都道破了,我们就此可以知道这部书的性质,更是重教育的方法,不只是讲政治哲学而已。所以总理说,要把他当作知识范围内来讲才行。而我们做军官的人,就是教人治人的人,无论就知识范围的教育方法,或就道德范围的政治哲学来说,都不可不懂这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话,朱子认为是大学之道的三个纲领,可是阳明谓此三者,乃是构成其大学之道的整个体系,而其内容乃是上下一贯,不能并列为三个纲领的。
余亦认为阳明的解释,亦较朱子所说的合理而易解,但此三者虽是一贯而不可并列的,然其成分与功能,实有先后程序之分,虽不能并列为三个纲领,至少亦可说是构成大学之道的三个要则。这要则,就是天生蒸(众也)民,有物有则之则,乃是人与生俱来的理则。只要大家明了此三个纲领,乃是三个要则,而且是体系一贯,其进行程序,本末始终,亦是彻上彻下有条不紊的,这样就可在文字上免除咬文嚼字、再作无谓的纷争了。
至于“明德”的意义,天地父母生了我们下来,就有一种天赋灵明的德性(即阳明所谓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这就是“明德”,但是他有时不免为气质所拘(朱注:人之气质,有刚有柔,有高明,有沉潜,倘任其偏向发达,不加修省,必至影响及于本体)为物欲所蔽(朱注:一切声色货利、功名权位之外欲,亦足以掩蔽本性,使之驰骋迷途而忘返),渐渐失其灵明以至于泯灭,而一切骄奢淫佚、失德败行的生活和恶习,乃从之而生。大学之道,第一就是要修明“明德”,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亦可以说是要存天性而除物欲,要使此“明德”——“天性”保持其本体之纯洁灵明,不为气质所移,不为物欲所蔽,不为利害所诱,日益发扬光大,充实完善,此即谓之明其明德,这是修己工夫的第一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乃是构成大学之道的第一要则和程序,亦就是朱子所谓第一纲领。
其次,所谓在“亲民”,“亲”这个字,有两种解释,程子释“亲者,新也”,故朱子在大学章句中,以“在亲民”作“在新民”,解所谓“新民”者,即是使民众能日新又新、进步不已的意思。所以本书第二章的释义作为新民释。而王阳明则照大学古本“在亲民”的“亲”字的原文意义,释“亲民”为亲近民众,乃本其一体之仁心,以感化民众、革新国家与社会的意思。
我们晓得:大学所讲人生最大任务,莫过于治国平天下,我们明明德修身之后,便要推而广之,将一般民众一切腐旧的不良的不适于时代环境的思想、风习、生活都能铲除,使其造成一种新的思想、风习与生活,俾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以确保其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讲“化民成俗”,亦即近来我们所推行的新生活运动之真正意义,必须如此,然后治平之功才有基础,因此朱子释“亲”为“新”并没有什么错误。
同时大家要晓得:王阳明是一个大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依照大学古本原文的“亲民”释为亲近民众。所谓“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此乃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解说,亦有其深远的意义,且有其古本原文充分的根据。因为新民必自亲民开始,如果不亲近民众、深入民众中间,我们自己虽有好的主义、思想、道德、言行、生活,亦无从传授他们,感化他们,所以他不肯更改古本原义,仍要作为亲民的解释,也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正因新民非亲民不可,而亲民则为新民应有的前提,所以我们讲新民便包括了亲民,而单讲亲近,还不能包括革新的意思,因之我在此还是依照程朱的解释易于了解,而且阳明亦说:“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为不可。”可知他对以亲民释新民,亦并无反对之意。但他认为明德与亲民,虽有本末可言,而并不能分为内外相对的两物。
以其明德亲民本为互相关联的一事,其内容乃是整体一贯,不可分列为二为三的。所以阳明又曰:“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方可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释而为两乎?”这实是阳明反对朱子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分而为三纲领之说的理由。而此亦即阳明发明此三者为一体而不可分的创意之作。在他的意思,以为此三者是脉络一贯,乃是大学之道的一个总纲而不能分为三纲的。可是他亦并未有如此明白的提出来。
大家还要了解,这亦就是朱王二派解释大学不同的最大争论之点所在,应该特加注意。但无论其如何解释,我们认为亲民与新民二者之意,并无重大差异,不必多所争辩,因为我们亲近民众,必须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渐磨之以仁义,教之引之,鼓之舞之,使能涤除一切污,使其智能、德性、精神、体魄、生活、行动,都能追上时代,日新又新的道理,乃是决无错误的。
我们训练军队尤其要如此,如果不能使部下的思想、习惯、生活、行动从根本上革新起来,成为一个现代军人,那我们革命便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现在我们一般革命党员和革命军人,究有几个人能做到“明明德”的?究有几个人更能尽到其亲民与新民的责任呢?各位都是军官,有许多是在民国元年前后就做了军官的,到现在已有二十三年,就是从民国十三年做起,也有十年了,试问民元或民十三时代的你们,与现在的你们,有没有两样呢?你们每个人在道德上、思想上、学术上、智能上、生活上,是否有新的进步呢?你们所统率的部下官兵,他们在精神上、学术技能上,又有什么新的进步呢?我可以代答一句,大多数还是同从前一样,没有革新和进步,各个人还是像过去一样的一个旧军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学无术的腐败军人,他如做了高级军官,亦就成了如过去北洋军阀一样的一个新军阀而已。由此推而至于一般军队,从民元到现在止,也没有两样,军人的精神、品德、生活、学术、思想,不但没有进步,而且只有退步!大家想一想,你们对部下曾经有些什么新的思想、精神、技能、学术传授给了他们呢?
你们自己不能革新起来,自然也无法使部下革新起来,这是一定的道理,你们或许以为亲民与新民的“民”字,是指“老百姓”,不是指军人,这就是大错了!各位要知道,中国古代民与兵是不分的,凡是一个国民,就都要当兵,所以古人所说“亲民”,亦就是“亲兵”的意思。至于今日所谓“良民是良兵的基础,良兵是良民的模范”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教民要如教兵,教兵就是教民”,其原则与方针是一贯的,因之军官在军队中亲其士兵,也就是大学“亲民”之义。
所谓“亲兵”,就是要与部下亲近,要视部下如子弟,要能爱护部下,就是要与部下共甘苦,同患难,又要能恩威并济,赏罚严明,以教育部下,感化部下,使能日新其德之谓。我们在过去,因为军官自己既不能新,当然亦就不能使其军队日新又新,一般国民,更加无法使他们建立新的品德、新的学术、新的生活和新的精神了,所以我们的革命,至今仍未能成功。这一段话,是讲明亲(新)民的意义和重要。
总括一句,亲(新)民是一种治人建国的基本工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构成大学之道的第二要则和程序,亦就是朱子所谓第二纲领。而其第一要则(纲领)“明明德”与此第二要则(纲领)“亲(新)民”的关系,可以说是体用合一而不可分的,故阳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关于此点,我认为阳明的解释是正确的,可使读者更易了解。
现在再要讲到大学之道的第三个要则(纲领),就是“止于至善”。这止于至善的释义,在本书(大学)第三章所说的就是“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是说做人要有所止,而且要知其所止,不能善恶不分、左右两可、无所适从的意思。这一句话,我以为在现在来讲,应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极”的意思;一种是“择善固执”“止其所止”的意思。这样解释更容易了解,我们一个人明德(修己)亲民(治人)皆应当向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断进取;必求达到至善至美之境,而毫无欠缺的地步,亦就是要做到于理已无所不穷,于事已无所不尽,万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这时候方得为止。所以阳明对于“至善”的解释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此其说明“至善”就是“真理”。亦即吾心之“良知”,而“良知”即“真理”之所在,乃在吾心之内,而不假外求的。
我们为人、处世、作事、立业如能把握住此至善之道,而固执不变,信守不移,就不会驰骋妄想、见异思迁了。譬如我们带兵作战拟订一个计划,到了至善之中、完备无缺的时候,便不要再改变,只是依照吾心的良知,允执厥中,信其所止,贯彻到底,乃下定最大的决心,勇往迈进去彻底执行。推而至于我们做人也要如此,敦品厉行,明德亲民,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算心安,尤必择善固执,明决果行,才能立身,才能立功!
所以“止于至善”,不只是为学、处事、开物、成务、做人的第三要则(纲领),而实是总括以上“明德”与“亲民”两大要则(纲领)实践笃行的准则,而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者的总纲领。所以阳明说:“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各位现在来到军官团,就是学习明明德、亲民以求其止于至善,而完成革命治平之功。既知军官团所传授的道理,确是做人做事、尤其是做一个革命军官的光明大道,就要认识此至善之道,笃守此至善之道,照此来奋勉力行,这就是止于至善,即使我们革命作战,到了最后关头,自己即使牺牲而死,也是以身殉道,取义成仁,为革命主义救国救民而死,是为正命,就配附于总理和革命先烈的历史系统之下,而精神永远不死!这就是止于至善,亦就是古人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理。所以我们如能深明大学之道,不但可以修己成业,而且可以不愧为他人的教师和上官,无论教兵教民,都使之能为国家民族来奋斗,完成其一番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
但是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究竟怎样才可做到呢?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讲止于至善的程序和功效,乃是正心修身的法则,亦是格物致知为学治事的工夫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朱子在本书中并没有释义,至其第四章“释本末”的话,我认为与此毫无关系,不足为法,还是阳明对于此段的意义,在其“大学问”一篇中,解释得很详明,他说:“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之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我以为本段文字的意义,阳明这样解释,本已很清楚了,无待我们后学再来赘述。不过我认为这段文字,不仅其对于为学的程序极为重要,而且对于学者思维的法则,更有密切关系,补益不浅,故不惮其烦琐,仍要将我本来的解释,补充上去。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能由格物致知的工失,求得真知灼见,把握住这一个独一至善之理,确定中心的信仰,这就是“知其所止”,也就是“止于其所当止”,然后在事既有不易之理,在心自有不易之趋,这样心才能定。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换言之,“知止”乃是求得真知,止于真知。如何可算为真知,就是知道真理。在阳明所说“我心之良知”就是真知,亦就是真理所在。因为必须认识这是真理之后,其心乃能坚定不撼,这样真知,亦就是良知,惟有求得这个真知,才能说是“穷理知本则知止”的“知止”了;亦惟有这样“知止”,而后才能“集义养气则有定”,以定其心,其心既能坚定不撼,然后妄念不萌,外物不摇,而能澄澈光明,虚灵烛照,这样就能做到静的工失,所以说定而后能静。静了之后,此心便能泰然怡然,无入而不自得。这样就能进入了安的地步,所以说“静而后能安”。安了之后,对于事事物物,便能深思远虑,精究熟察,调处一切,无往而不得其宜,亦无往而不收其功。这就是所谓“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意思所在。这亦就是我时常引用吴草庐所说的“穷理知本(原文为“知言”)则知止,集义养气则有定,定则静矣,静如止水,安则无虑而不自得也”的意义。
总之,其最后的目的,是要使事事物物止于至善,而其首要的工失,就是先要此心能“止于至善”,这个道理,我再可以就军事教育中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军队里面,一切的动作,第一个口令就是“立正”。立正的意思,就是要他的动作与精神安定下来,使他的心思完全集中于一点。立正以后就要做到目不邪视、耳不侧听、无声无息的地步,就是“静肃”,军队上下真能做到静肃之后,乃能镇定安详,整饬严明,故必须平时先能养成此种静肃的习惯,战时才能不慌不忙,有周密的计划,至善的调度,尤其是在危险困难的时候,才能沉着果毅、生死以之、专心一志的奋斗到底,获得最后的胜利!凡此都是大学上“知止”的道理。至于本段“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与上句“止于至善”的“止于”两个“止”字,乃是上下联接相关的。这“知止”是“知”之归结,“止于”是“行”之开始,亦就是“知止”为知,“止于”为行,乃是知与行的程序所在,亦就是阳明知行合一关键所在。所以为学做事,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就是“知止”;而在为学做事之初,必先要知道这个目标所在,而后专心一志,向这个目标前进,而且必须贯彻到底,这就是“止于”,这更是为学的方法次第,学者所不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