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且“有压力”。(图片来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9月11日讯】中国商务部9月10日表示,中国今年全年外贸形势在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下“有支撑”,但全球因武汉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且“有压力”。
据《路透社》报导,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发布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的措施,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际市场需求局部回暖,国际部分主要经济体8月的PMI指数均有所改善,对中国全年外贸形势构成支撑。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并扩大生活必需品等产品出口,全力支持企业抓订单。
高峰还介绍,商务部将同有关部门,就数字贸易政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设计政策框架和具体举措,下一步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将数字贸易作为新一轮试点的重要内容。
报导称,以美元计价,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9.5%,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并创下2019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从疫情中逐渐复苏,带动外需回暖,以及防疫物资相关需求的高速增长。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野村国际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中国8月出口增长是由某些特殊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和居家产品出口激增,以及仍在遭受疫情重创的一些新兴市场竞争对手的出口下降。
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分析认为,从同比数据来看,出口成长主要反映了对美国和东盟的出口两位数成长,对日本和欧盟的出口下降。从环比来看,除了美国以外,对所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下降了。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此前表示,中国外贸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受疫情影响,外贸行业面临包括资金紧张、订单下降、产业链和供应链风险上升等难题。疫情爆发初期,由于运输不畅,外贸企业有订单但无法出货。之后企业复产,但疫情又从中国扩散到全球,导致海外订单大量取消。
而国际需求的大幅萎缩,也意味着经济“逆全球化”和供应链“去中国化”不断地在对中国外贸产生影响。
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全球供应链将分为两大阵营,即制造业低成本国家与高科技国家分别组成的联盟,并将采取措施在全球供应链中“去中国化”。
此外,中国进口低迷,仍凸显内需不振。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进口持续下降,表明企业经营困境没有明显改善,居民对收入预期欠佳,导致国内需求不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