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会趁着炎夏期间,把书籍或许久未曾穿过的衣物拿到艳阳下曝晒。(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暑,具有炎热之意,表示温度变化的节气的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意谓天气开始炎热,但尚未达到最热。即使如此,不少地方,已经能够感受到高温的威力,故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古书亦有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古代将小暑分成了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击。”《礼记・月令》也有载“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这是指小暑日后,温热之风到来;二候的蟋蟀居壁,则是指蟋蟀居穴于壁,《礼记正义》有载:“蟋蟀居壁者,此物生在于土中,至季夏羽翼稍成,未能远飞,但居其壁,至七月则能远飞在野。”三候的鹰始击,指的是老鹰猛鸟开始学习搏击,迎杀气也。
除了古籍,唐诗《小暑六月节》亦鲜明地描述小暑光景:“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当小暑过后,人们将亲身体验天气的炎热,因此遂衍生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大户人家往往会提前储存冰块,好在夏日期间取出使用。部分商家甚至会将杨梅、桃子等时令水果切碎放在冰水里,制成冷饮,这有些类似现在的“冰粥”。
为了应对日后益发炙热的天气,民间也有一套流传已久的习俗。例如,会趁着小暑前后所出现的气温高、多晴日的时际,抓紧时间把书籍或许久未曾穿过的衣物拿到艳阳下曝晒,一来祛除霉味,二来防止书籍受潮生虫。
民间素有“小暑吃蜜藕”的习俗(摄影:陈燕)
民间在夏季期间,多推崇吃得清淡些,也因为人们在炎热日子期间的出汗较多、消耗较大,故民间素有“小暑吃蜜藕”的习俗。在清代咸丰年间,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的莲藕清甜爽脆,富含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且又有清热养血等功效,十分适合夏日食用,无疑是消夏良品。因此,人们会以小火煨烂莲藕,待切片后加上适量的蜂蜜食用,此佳肴有助于安神入眠。
由于人们在伏日会食欲不振,会较往日消瘦,故又谓之“苦夏”。民间则选择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伏天。因此,俗话有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是为了让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各项毒素。在传统习俗里,饺子则属于开胃解馋的食物。
民间还保留着“食新”这一习俗,也就是在小暑过后,品尝新米,人们会使用新收获的稻米做饭,并祭祀祖先、“五谷大神”,或是会尝试新酒。至于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一般会购买少量的新米,并将新米与老米同煮,并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
在小暑、大暑期间,北方的人们会饮用羊汤滋补身体。民间说法为“羊”与“阳”谐音,在新陈代谢比较快、阳气损失较多的夏季期间,能够以此方法来补充阳气。徐州人则有入伏吃羊肉的习俗,俗称“吃伏羊”,另有一说为“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除了上述饮食文化之外,小暑期间,因茉莉花开,古代爱美的女子,还会将茉莉花别在发髻上,或喜欢将连蒂的茉莉花簪成了花球、花带,并将这些花饰佩戴在头上或别在衣襟上,清香萦绕,令人闻之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