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对联是文人墨客间进行文采较量的主要方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我国古代,对联是文人墨客间进行文采较量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遇到重要节日的时候,文人墨客们甚至会边喝酒边组织人比试做对联的能力。可现在有人以为,对联这种东西只要搞得押韵一些就行了。
但实际上,真正好的对联不仅要符合押韵的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其他诸多要求才行。如果做对联的人做出来的对联达不到这些要求,那可想而知,他做出的对联就肯定不会招人待见。这对一些自视清高的文人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一、作对联要讲求的规矩
首先,就是要做到工整和平仄协调。在我们作对联的时候,是必须要符合工整和平仄协调的规矩的。因为这样读起来时,才会有种朗朗上口的舒适感。如果一个人在做对联的时候连这一个基本要求都无法符合,那他做出的对联遣词再华丽,也是不会有人欣赏的。
其次,就是要做到赋予对联比较高深的意境。对联虽然看起来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它却往往包含有非常高深的意境和寓意。如果做对联的人做出来的对联不符合这一规定,那他作出的对联也会变得无人问津。
除此之外,作对联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需要大家注意的规定存在,比如不能出现重复的字词等。如果大家连作对联需要讲求的基本规则都不知道的话,那肯定是没有办法做出比较令人赞叹的对联来的。
二、古代文人墨客聚会时经常以对联会友
古代文人墨客都习惯定期聚会,这样可以方便他们交流一下学习经验和心得等。而每次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边喝酒边以对联会友。即有人出一上联,然后找人对出下联来。如果对得好,那便可获得满堂喝采。但若对得不好,也会招来其他人的哄笑。所以对于古代文人而言,聚会时作对联不仅只是一个怡情的小游戏,更事关他们的尊严和学识问题。
有一次,当一些文人再次聚会时,就闹出了这样一个小趣事:当时有一人出了这样一个上联,即“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乍一看,大家都觉得蛮好对出下联的,毕竟我国汉语文字中存在不少合字可用。但是细想一下,大家却又都觉得这下联并不好做出来。
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下联必须跟上联一样都用到合字;第二个原因是下联中不能再出现与上联重复的字,也就是说不能再出现一二三这三个数字;第三个原因则是上联中带有数字,那下联若想对得工整和符合作对联的要求,那也得出现数字性的文字才行。
这样一分析,原本跃跃欲试的文人便都不敢轻易出头对下联了。正巧这个时候,一个迟到的文人赶到了现场。本来按照规矩,他是需要自罚三杯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不胜酒力,便决定用对出下联的方式来让他躲过被罚喝酒的“劫难”。结果,这个文人不但顺利对出了下联,而且他对出的下联还颇受大家认可。
刚开始这个文人看了上联后,也发现它不是很好被对出来的。但是稍微思索了一番后,他便立即对出了下联来:
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
结果他刚将自己对出的下联说出来,便立即引来了众人的喝采。因为他对出的这个下联不仅符合做对联需要符合的各项要求,而且耗时还非常少。
众人觉得此文人非常有才,自然就更加乐意与他交往了。毕竟古代文人的身上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结交比自己更为优秀一些的人。既如此,那他们在遇到能对出这样一个有难度的对联来的文人时,自然就会表现出一副非常欣喜的样子来了。
别看古人都把作对联当成是一种用来消遣和比拚的方式,但是即便如此,对联流传到现代也并未像在古代的时候那样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很多现代人才会连作对联需要符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都还不清楚,就更不要说能够做到随口就做出一副比较好的对联来了。这对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而言,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