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超收4800亿元,引发舆论关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1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根据中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中国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均增长。并且财政超收4800亿元,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财政收入首次超20万亿 超收4800亿
1月26日,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援引中国财政部数据报道,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7.27万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万亿元,增长4.2%。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
按照中国官方的定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它收入。
《经济日报》引述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的解释称,财政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带动,但“财政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初政府预算报告的数据相比较,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执行数比预计数高出约4800亿元,即财政超收4800亿元。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低于年初预算数,少支出约3800亿元。
每年初政府预算报告,会对当年财政收入有个预计数值,当年底最终财政收入实际执行数超出预计数值,即为超收。
地方财政超收现象比较普遍,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可以减少财政风险。可以用于减少收支缺口,不能乱花,必须先有预算才能使用。
也有些地方出现财政短收现象。例如,河南省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47.4亿元,未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目标。汛情和疫情对河南经济造成一定冲击,河南省财政收入短收或受此影响。
各级政府有动力增加非正常的收入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预计,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左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将大幅下行,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
中国财政部有四本账,按收入规模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组成。
根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克而瑞监控的300个重点城市2021年土地市场成交总价为6.3万亿元,同比减少16%,也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就用动力去增加非正常的收入,主要是非税收入。
例如,去年9月1日,河北省霸州市公布了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方案,提到“上半年,受房地产限购、雄安新区土地调控、土地出让收入缓缴等政策影响”,政府性基金短收30亿元,难以完成年初预算。
随后,霸州市发布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向下辖乡镇下达非税收入任务,组织开展运动式“执法”,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0月1日至12月6日期间,霸州市的罚没收入达到6718.37万元,其中11月份当月入库罚没收入4729.57万元,是1至9月的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
特别是北京当局以反垄断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名义,将目光瞄向多个经济领域、公司和个人的财富。
去年4月10日,对阿里巴巴集团罚款182.28亿元。天价罚单震惊各界,但是,麻烦并没有结束。阿里巴巴集团遭重罚,这是给日后各个被以反垄断名义开刀的企业树立了一个参照案例,即以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进行罚款。随后,官方对多个行业领域,如教育培训、电商、演艺界、直播等,发动了一场猛烈的“监管”风暴。
“天钧政经”撰文《又一年了 习近平的“紧日子”怎么过?》指出,中国经济不断下滑,财政收入和支出不平衡,让中南海决策层近几年在各类会议上多次声称要过“紧日子”。而对于试图在中共20大连任的习近平来说,更是难以回头,除了打击政敌、紧抓权力之外,他必须不断充实“钱袋子”。习近平在这个过程中也如同走钢丝,因为,不知道中国经济是否还能挺过再来一番狂风骤雨般的冲击。